(时评)带动3300万就业的阿里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存在
来源:民网 作者:张楠之 发布时间:2017-09-17 20:38
【核心观点】理想主义意味着对利益的追逐不再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标,意味着愿意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意味着愿意将自己的发展建立在成就他人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乐见更多像阿里巴巴一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企业出现。
阿里巴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创造3300万就业(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截至2016年底测算数据),成为9月15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会上的亮点,受到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多次高度肯定。会议鼓励阿里巴巴继续努力以创业带动就业。阿里是唯一应邀参加座谈会的互联网企业。目前,马云为阿里巴巴这个“经济体”设定出拥有1000万盈利的中小企业,服务20亿消费者,从而为全世界1亿人口解决就业的目标。
在众多的电商平台中,阿里巴巴所搭建的科技与商业生态其实一直是个“另类”。与电商平台通常的自营型不同的是,阿里巴巴搭建的是一个供众多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尽情施展才华的平台,它自己则通过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服务而不断地发展壮大。换言之,它通过成就别人而成就自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自营型电商平台就不会创造就业——从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带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的角度来说,自营型电商平台对于就业同样具有很强的拉动性,但一个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的平台存在的意义,却不止创造就业这么简单。
一方面,数量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及其所展现出来的消费力,吸引众多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到平台上寻找机会,较低的门槛和越来越完善的包括大数据在内的服务,则为中小企业发展和创业者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助力;而在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对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甚至“逼迫”他们通过不断地通过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这里的创新是多方位的,它可能是与营销方式有关的,也可能是与生产技术有关的,可能是关于产品的,也可能是关于服务的。这里的创新也不仅是平台商家自身的,与之有关的方方面面,产业链的上下游商家,设计与包装、快递与物流等行业也会主动或被动地进行创新,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变化。至于电商平台本身,也要因应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的服务和技术创新,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消费者贡献更佳的消费体验。
甚至,整个社会生态也在一轮又一轮的创新中被不断地改变着——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的传统行业需要不断创新、调整以谋得生存与发展,包括法律、法规在内的一系列“游戏规则”也要不断地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
阿里巴巴及其所建立的经济生态系统所发挥的作用,用“搅动一池春风”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它在开创平台型就业与创业型就业、催生大量新职业上的实践,有力支撑了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成为数字经济催生新就业形态的典范,并正在被广泛提倡、借鉴和推广。
历史与现实中,那些称得上“伟大”的人物,无论是政治领袖,还是科技巨擎,抑或是商界英才,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影响并成就他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让众多的他人受益。从这一点上来说,一家企业若想称得上伟大,受人尊敬,仅仅让自己变得体量庞大并赚得丰厚的利润是不行的,还必须能因它的存在而让他人受益,让这个社会以及无数人的生活因之而变得更好。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阿里巴巴零售平台直接间接创造了3300万就业机会,但阿里巴巴的“胃口”显然不止于此——阿里巴巴的愿景是,未来20年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它的“胃口”也不止国内,而是面向全世界。
这个愿景会实现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过去的十几年里,马云及其所创办的阿里巴巴一直在大谈理想主义——他们说要服务广大中小企业,事实证明,确实有无数的中小企业在因这个平台而受益、发展;他们说要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事实证明,被改变的不仅是购物方式,还有人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习惯;他们说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事实证明,无数企业的生意正因其所提供的平台和大数据等服务而变得更加便捷和红火……
理想主义意味着对利益的追逐不再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标,意味着愿意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意味着愿意将自己的发展建立在成就他人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乐见更多像阿里巴巴一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企业出现。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