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网络新“枫桥经验”为社会治理提供新样板
来源:民网 作者:张楠之 发布时间:2019-01-09 20:14
【核心观点】互联网时代,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来说,互联网只是工具,而与社会治理有关的问题主要的仍然是与人有关而非与工具有关,所以,这些问题并没有因为工具的变化而变化,充其量不过是换了某种呈现的方式与面貌而已。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阿里巴巴将“枫桥经验”应用于网络治理,探索出了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线上与线下融合、用自治推动共治”的新模式,力求“用商业逻辑解决矛盾纠纷、用技术能力解决社会问题”。
半个多世纪前诞生于浙江诸暨“枫桥经验”,在移动互联时代被被赋予新的内涵。1月7日,由法制日报社主办、法制网承办、阿里巴巴集团协办的第三届网络新“枫桥经验”高峰研讨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政法机关、学者专家和企业代表,共议“枫桥经验”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枫桥经验”,简而言之,就是“发动和依靠群众,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这一经验曾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典范而被多地效仿,直至今日仍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作为活的经验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很多与社会治理有关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在网络空间,比如存在于电商平台的假冒伪劣商品,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线下制假行为等。那么,在线下行之有效的“枫桥经验”是否仍然能够在线上发挥其作用呢?
答案是肯定的。互联网时代,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来说,互联网只是工具,而与社会治理有关的问题主要的仍然是与人有关而非与工具有关,所以,这些问题并没有因为工具的变化而变化,充其量不过是换了某种呈现的方式与面貌而已。也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阿里巴巴将“枫桥经验”应用于网络治理,探索出了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线上与线下融合、用自治推动共治”的新模式,力求“用商业逻辑解决矛盾纠纷、用技术能力解决社会问题”。
“枫桥经验”的核心是“发动和依靠群众”,网络新“枫桥经验”则循着这样的思路,首创推出了大众评审机制,让主动加入大众评审队伍的志愿者充当主角,参与纠纷评审。自该机制推出以来,共计636万志愿者、1.7亿人次参与纠纷评审、成功处理1587万余起纠纷,这样的一组数据让我们见识了志愿者参与评审的热情,而95%以上的调处成功率则让我们见识到了网络新“枫桥经验”在处理网络社会治理问题时的威力。
网民的广泛参与,让可能造成网络交易纠纷的问题,如假冒伪劣、“山寨”等无处遁形,而良好的制度设计,如网络投票、在线发言、少数服从多数结案等,则让纠纷得到公正、妥善的处理。更重要的是,通过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在网民与技术共同参与下的预警系统也得以建立,而预警系统与市场监管部门和警方的高效联动,则让损害发生之前的有效拦截成为可能。这些,既是“枫桥经验”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也是网络时代对“枫桥经验”的丰富与发展。
阿里巴巴对“枫桥经验”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在社会生活中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为网络空间和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板”。其以契约精神为纽带,依托“科技、商业、法律”,在完善平台自治、推动形成全民共治新格局,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也值得更多企业学习借鉴,值得整个社会积极参与进来进一步充分、创新,共同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