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时政 >

省党代会报告中的“青岛五年”,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来源:凤凰青岛    作者:本网记者    发布时间:2022-06-06 13:43

历史演进的长河,永远青睐走在前的实干家。

2022年5月28日,山东进入党代会时间,备受瞩目的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正式浮出水面。

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报告中的“青岛要素”频现,尤其是多次提及对于青岛新五年发展的支持,彰显了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

对亟需“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的青岛而言,山东真金白银的支持,意义重大。

透过山东新五年的发力路径,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实干青岛”,在新五年的务实布局。

支持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

国家战略的“垂青”,让海洋与开放成为青岛引以为傲的两张“王牌”,也是城市实现“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一总体目标的重要依仗。

从今年4月接续召开的市党代会与市两会可以看到,青岛正谋求放大这两个优势。

市党代会报告中,海洋化作“活力海洋之都”的新五年城市愿景。而在“六个城市”中,海洋与开放又分别关联到了“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与“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事实上,青岛的这两大优势,同样也入列山东省此前总结的九大比较优势之内。作为山东发展的龙头,青岛能否将海洋与开放这两个优势放大,将对山东实现“三个走在前”的目标,产生重要影响。

省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到 “支持青岛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 。山东省层面的支持,无疑为青岛用好海洋与开放这两张“王牌”,增添了信心。

具体路径方面,省党代会报告也分别围绕海洋与开放做了相关表述。

如海洋,山东明确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要地,要坚持向海图强、陆海统筹,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打造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引领区,努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为此,山东提出将从海洋产业、海洋港口、美丽海洋三个方面,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这三个方面,同样也是青岛履行经略海洋战略、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此,青岛需要进一步凸显西海岸新区、蓝谷的“双核”引领作用,让双核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而这也需要青岛结合“双核”所长,因地制宜导入相应产业,培育壮大形成集群。

与产业同等重要的,是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在这方面,青岛需要放大海洋科研优势,强化科技资源共享,提高创新平台层次,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尤其是要做强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重大平台,让海洋领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以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青岛需要在沿黄流域布局更多内陆港,与日韩等境外港口“多港联动”,增强航运集疏运能力,大力发展国际货物中转、集拼等业务,加快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转型。

再看开放。青岛拥有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在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 实施山东自贸试验区2.0版,加快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 。可以说,这两个平台直接指向的就是青岛。

实际上,青岛也已经意识到了用好国家战略的重要性,在明确今后五年重点工作时也提到,要推动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以及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

可以看到,青岛承载两大国家战略,可谓各有谋划、各表一枝。上合示范区需要提升“四个中心”功能,争创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发挥好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作用;青岛自贸片区要进一步体现创新属性,做强大宗商品交易功能,推动航运、贸易、金融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

事实上,山东省将这两个定位放在一起,也说明了青岛需要把两个王牌的协作结合得更加紧密,借力开放的平台推动海洋经济提质增效,以经略海洋的站位提升城市开放能级。

当然,山东省层面明确对于青岛的支持,还是要放在特定的语境下—— 强化胶东经济圈一体发展 。

也就是说,接下来青岛需要深化与胶东经济圈城市的交流对接,让优质资源在五市间更加顺畅、便利地流动,真正实现五市的“握指成拳”。如此,青岛方能得偿所愿。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推动青岛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必须围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经略海洋、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等战略部署,既要落实“要我做”的规定动作,又要着手谋划“我要做”的自选动作。

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支持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不出意外,新旧动能转换依然是山东省党代会报告中的高频词汇。

围绕“走在前、开新局”,山东抓好的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之一便是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并明确实体经济是强省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落实“三个坚决”,培育壮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塑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显然,新旧动能转换直接指向的就是产业,尤其是实体经济。近年来愈发意识到实体经济重要性的青岛,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重振制造业,努力回到全国制造业第一方阵。

在青岛市党代会报告中,也明确了今后五年要全力抓好的十个方面工作,排名首位的正是实体经济,“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对青岛而言,振兴实体经济,就是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直观表现。而透过省党代会擘画的施力途径,也能看到青岛接下来将如何发展实体经济。

首先是在传统产业层面。正如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所说,“传统产业是我省深厚家底。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和技术。”言下之意,传统产业是山东发展的基础,不应该一股脑地摒弃,而是要通过技术升级等方式,实现产业迭代。

对青岛而言,此前官方就已明确“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为青岛的七大优势产业,这其中可能并非所有都属于新兴产业的范畴,但依然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等方式,做强做大相关产业集群。

事实上,青岛也有对相关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的平台——工业互联网。眼下,青岛正深入实施“工赋青岛”行动,并提出将每年数字化改造1000家企业,建设一批标杆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灯塔工厂、智慧园区,引领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

而今年以来,青岛相继召开了食品行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合作沙龙以及纺织工业互联网创新合作沙龙。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产业均为青岛的优势产业,同样也是亟待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领域。

如能借助青岛对于“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城市品牌的持续打造,真正实现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将为山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趟出一条新路。

当然,青岛市党代会报告中也曾明确,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需要“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这意味着,青岛在向实体经济领域靶向发力的同时,也要兼顾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山东省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并在相关内容中直接“力挺”青岛:支持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获得了山东省层面的支持后,青岛更加需要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构筑起新优势。

而这一点,市党代会报告中直接提到,要充分发挥消费转型升级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升级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壮大时尚服务消费。

具体施力路径方面,青岛将打造一批地标性商圈和高品质步行街,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对内需要进一步激发国内大市场的需求,对外则需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扩大消费市场空间。

同时,青岛也需要放大自身在文旅领域的优势,通过培育壮大文旅产业,刺激带动消费需求的提升。尤其是以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契机,青岛可以主动探索文化新业态、文化消费新模式,实现文旅与消费的双向赋能。

重实干、重实绩

开展城市更新行动

现如今,评价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早已不仅局限于产业、创新等“硬实力”,也不只关注国家战略与机遇等外部利好,而是上升为涵盖环境、文化、基建配套等更加全面的评价标准。

省党代会报告明确,将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并明确将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打造海绵城市、公园城市。

这同样与当下青岛发展的主攻点,契合度较高。

2月9日,青岛以“新春第一会”的规格,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动员大会,青岛四大班子“一把手”出席,彰显出了对这一项工作的重视。

会上提到,要开展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旧城旧村改造建设、市政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停车设施建设、公园城市建设八大行动。

可以看到,这八项行动已将省党代会报告中所明确的城镇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打造海绵城市、公园城市,悉数涵盖在内。

从八项行动的最终指向看来,不仅将进一步挖掘区域发展存量资源,激活有效需求,也能够显著改善城市功能与品质,更将提升城市尤其是老城区的宜居宜业宜游水平。

而在动员大会召开后,青岛并没有将所有的行动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几个月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前往各个区市以及项目现场,调研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方面的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务实推进。

众所周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相关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各种“成长中的烦恼”。

以近日开工的跨海大桥连接线二期工程为例,官方报道中反复提及的“十余年”足以代表这一类项目推进的难度。

但越是困难,越要迎难而上。暂且不提其在城市发展层面产生的积极影响,至少对于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将有着显著的提振作用。因为此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往往关乎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要知道,只有城市愿意主动俯下身子为百姓着想,才能为城市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进而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形成优势。

当然,这无疑也对干部的工作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面对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硬骨头”,只有坚持实干,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省党代会报告中,对于“实”同样着墨颇多——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重用关键时刻冲得上、敢于担当抓落实的闯将干将。

2022年是青岛标定的“作风能力提升年”,各项工作均围绕着一个“实”字渐次展开。眼下,从顶层规划到具体工作,“实”已成为青岛最鲜明的特色。

中共青岛市委十三届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到,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并强调要把“实干家”导向鲜明地树起来,培树“实干家”精神,锻造“实干家”队伍,让“崇尚实干、注重实绩、不务虚功”在青岛蔚然成风。

同时,对于新一届市政府领导班子,也提出了要以实干实绩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的要求,“新一届市政府领导班子要重实干、求实效,聚焦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走出去、沉下去,干出一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并要谋发展、惠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对于越来越不慕虚名、注重实干的青岛而言,其正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用功,为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厚植优势,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期待。

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期待新五年,青岛能以实干作答,不负“在全省勇当龙头、在全国争先进位、在全球彰显特色”的新期待。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