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大众化和个性化发展,历史城镇旅游热潮兴起,旅游古城镇受到了更多关注。2013年,即墨古城在原址启动改造,为尽可能呈现老即墨当年的风貌,古城采取了恢复古建筑院落的方式,用近三年的时间实现了这座千年古城的重塑。
但伴随时间推移以及旅游市场多元化需求存在,亟待古城在展现原有文化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
2021年12月12日,山东省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一行来到青岛即墨古城实地调研,参观了古城学宫、文庙、东门里大街、娘本唐卡艺术馆等地,并对古城未来发展提出了新期许。
当下,如何全面激发古城发展活力,推动文化、旅游、商业等多元素融合发展,让古城风貌更加规整、文化韵味更加浓厚,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古城破题的关键。
争做有生活温度的古城
每一座城市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习俗造就了其独特的性格与气质,也赋予了其多元化发展的契机。
作为青岛文旅新地标,改造后的即墨古城延续着历史,传播着文明,洋溢着“生活温度”,已然成为青岛文化商业旅游的新天地。
2013年,即墨古城在原址启动改造,规划总面积为450亩,地上面积17万平方米,地下面积20万平方米。
据悉,项目重点复建古县衙、学宫展馆、文庙、城隍民俗馆、财富民俗馆,真武民俗馆、准提文化馆、考院、教堂、牌坊街、城墙和三门四阁等公共建筑。
在古城内部,贯穿东西两边的东西门里大街和连接古城南门的南门里大街铸成了“丁”字形的商业城市结构。经过近三年时间,一座充满人文气息、商业活力新古城重现。
自古城开门营业以来,便备受各界关注。
2021年12月12日,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到青岛即墨古城实地调研,参观了古城学宫、文庙、东门里大街、娘本唐卡艺术馆等地,走进劳山书院等门店了解了即墨古城运营等情况,并对古城未来发展点明了新方向。
白玉刚指出,即墨要不断厚植文化内涵,通过搭建载体、加强文艺创作等多种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持续做足特色文章,深入挖掘、立体展现本土文化魅力,充分彰显古城独特韵味;要全面推动文旅产业深入融合,擦亮即墨古城文化旅游名片,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求新求变的即墨古城,已经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古城迎来“蝶变”
作为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发展夜间旅游已是大势所趋。
一座城市的真正魅力在哪里,也许在华灯初上时的建筑里,川流不息的街道里,充满烟火气息的夜市里,此刻,即墨古城将给你答案。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即墨古城与北京前门大街、上海外滩等120个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
成绩取得,并非偶然。作为山东省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街区,即墨古城围绕打造“文化聚落、时尚之都”区域文化承载地目标,在“夜古城”方向下功夫、做文章,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促文,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积极培育夜间旅游业态和消费模式,立体打造璀璨时尚的古城“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
依托千年文化底蕴,传统与时尚文化在古城交汇。拥有精品酒店、文玩畅读、潮流游乐、美食佳酿等多种丰富业态,逾300个品牌商家在此落户。
据统计,2019年初全面对外开放以来,古城年客流量突破55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11.5万人次。截至目前,即墨古城累计接待客流量1300余万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步入后疫情时代,旅游“半径”在不断缩短,想要保持竞争优势的即墨古城,又该如何觅新机、开新局、立新势?
未来发展,如何发力?
众所周知,旅游产业对于一座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对于增加城市的知名度,也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即墨距今已有1400余年建城史。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浓郁的民俗风情,厚植起其他区市难以复制的文旅发展沃土、硬核实力。
当下,擦亮即墨古城文化旅游名片,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正成为即墨古城应承担起的新任务。
在后疫情时代下,人们对美好的生活有了新的期待,旅游需求已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体验转变,将会更加青睐深入探索一个目的地,沉浸式旅行将会成为一种更丰富、更可持续的旅行方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未来古城发展,仍有需要完善之处。
首先,需要用创新思维挖掘古城地域文化。即墨古城要挖掘当地民族文化内涵,用受众喜欢的方式,传递有温度的故事,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古城感受独特的地域文化。坚持产品为王,增强场景体验,坚持精益求精,着力打造旅游精品,提升旅游品牌形象。
其次,要推动古城旅游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
最重要的是,要加快建设智慧景区,支持旅游景区等开发建设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推进预约、限流、错峰常态化,提高管理效能。
受疫情影响,“自主旅游”时代特征更加凸显,在移动互联和智能科技支持下,“预约、限量、错峰”成为新的旅游规则,游客完全自主选择旅游时间、出游方式、旅游线路等内容,以碎片化、预定化、细分化、移动化为消费特征的新型旅游方式日趋流行,成为旅游市场新消费需求。
一千多年来,正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组成了即墨古城的文脉肌理,建构了即墨古城的人文特色,保护和活化古城,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为之塑造出新的形象和灵魂,令其产生源源不断的发展源动力。
版权所有 青岛民网 www.qingdaominwang.com Copyright 2014-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13335001170 邮箱:1452279366@qq.com 地址:青岛市东海中路26号B3-2
备案号:鲁ICP备15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