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 ,考中进士 14人,其中武进士4人;考中举人51人,其中武举人13人;贡生104人;通过议叙等途径,授九品以上官职者 94人。官职最高者是王纮(hóng)和王懿,他们一位是安徽巡抚,一位是雍正皇帝的老师。这么傲娇的成绩皆出自同一家族——胶州王氏家族。
王姓是胶州第一大姓,大约每10个胶州人就有一个是王姓,他们以不同的族系分布在胶州各个角落,对胶州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胶州王氏家族。
傲娇的胶州王氏家族
王姓,百家姓中的第二大姓,全国人口9000万。“王”这个姓是怎么来的呢?《钱文忠解读<百家姓>》里有三种说法:
“一说来自姬姓,周文王之后。周文王第15个儿子叫毕公高,他的后代因为自己是王族之后,就改称为王。二说出于子姓。这一支是商朝忠臣比干之后。比干姓子,是王族,他的后代改过很多姓,其中有些因为自己是王子、王族,就改姓王。三说出自妫姓,齐太公田和之后。田和先祖田敬仲本是陈国公子,而陈国是周初分封的妫姓诸侯国之一,后因内乱田敬仲投奔齐国。齐被秦国灭了以后,齐国后人因为曾经是王,就改姓王。从妫姓改姓王的这一支里边,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王莽。其实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很多王姓都是各个诸侯国的王族后裔。”
在胶州有“先有甸王家,后有琅琊台”的说法,胶州市政协文史办主任石业华在《胶州百家姓》中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胶州境内便有王姓人居住生活,是胶州最早的先民之一。秦始皇迁徙三万人居住琅琊台,其中便有王姓人,据传今黄岛琅琊镇甸王村就是这批人中的王姓人迁此立村。隋唐以后,胶州王姓人已很普遍,并形成较大的村落。”
此后,又有不同的王姓聚集到胶州,形成了以鳌山王、窑头王、枣园王、胶城王家庄王、灵山卫王、城隍庙王、王戈庄王等为代表的世家望族 。既然是大姓大家,胶州王氏家族自然也成为大族,下面这些数字足以说明: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以来,王姓家族考中进士14人,其中武进士4人(王元浩考中武状元);考中举人51人,其中武举人13人;考中贡生104人,其中明朝27人,清朝77人;通过议叙、援例、世袭、考授、从伍等途径,授九品以上官职者94人。官职最高者是王纮和王懿,王纮曾任安徽巡抚、工部侍郎(正二品),王懿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还是雍正皇帝的老师。
现代胶州王姓除少数原始居民外,主要来自湖北、河南、江西、江苏、山西、云南、小云南及山东各地。
多情才子王无竟
王无竟,名僴 ,以字行,秀才,明末清初胶县著名诗人。从小便显示出诗歌天赋,年仅16岁为“清远闲旷之言”,史志对他的称赞毫不吝啬:“英特有文誉”。既是诗人才子,往往有真性情,而且往往为了这份坚持义无反顾。当时,山东诗坛盛行济南李于鳞的摹古诗风,即所谓的历下派,这种摹古风束缚了人们的创新意识。王无竟不满这种摹古主张,在大珠山下创诗社,法若真、杨六谦等名流团结在他的周围,与历下派相抗衡。
诗社很快得到众多名士的青睐,大家以诗会友,感情深厚,跟他最要好的是著名诗人刘翼明(字子羽,今黄岛区琅琊镇刘家村人),二人在诗坛被称为“刘王”。37岁时,王无竟被表兄徐登弟所杀,刘翼明悲痛欲绝为他讨公道。这件事被记录在《青岛市志·人物志》中:
“王无竟为徐登弟杀害,刘翼明披头散发到胶州衙门哭诉,请求官府依法处死徐登弟。胶州阎氏知州责问刘翼明说:‘姓王的死了与你姓刘的何干?外姓人参与这样的诉讼是不合法的。’刘翼明瞪大眼睛怒冲冲地说:‘如果五伦中没有朋友这一伦,我刘翼明就可以置身事外!’因知州包庇徐登弟,官司历时三年仍未得解决。刘翼明又到青州,在兵备道衙署门外放声痛哭,三天三夜,声泪不绝。后青州兵备道受理他的诉状,行文莱州知府。莱州知府将案件交高密程知县审理,徐登弟终被依法惩处。”不仅如此,为朋友讨回公道后,他又将王无竟的母亲接到自己家中奉养,并将王无竟的诗稿编成诗集,留传后世。
大家都知道王无竟英年早逝,收获了友情,其实坊间还流传着他的一段爱情故事。传说有一年清明节,他在大珠山上偶遇一位漂亮姑娘,心生爱意,就远远跟在姑娘身后一直到了东山张村村头,但没勇气表达爱意。看到姑娘被人接走了,王无竟就像丢了魂一样。打那以后,他就经常来到和那位姑娘相遇的地方,期望能再跟姑娘见上一面,可惜的是,她再也没有现身。无奈之下,王无竟只能将这份思念化成一首诗,留在了大珠山石壁上:“一派常如许,幽人日日来。石边还自笑,青草为谁栽?”
王垓出使琉球被写进《聊斋志异》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素材大都来自真实的故事,其中《疲龙》一文便取自胶州王氏家族王垓。王垓,字汉京,明末清初胶城王家庄人,他聪敏好学,深沉有大志。因父亲去世得早,王垓一边教书维持生计,一边刻苦攻读。终于在清顺治六年(1649年)考中进士,被清廷授予行人司行人官职,掌管传诏、册封等事宜。提到他,不得不提他被康熙皇帝钦点为使者出使琉球王国的事。
《即墨市志》中有记载,明朝末年,琉球国王尚贤派使臣来中国请封,因战乱停留在了福建。等到达北京时,明朝已经灭亡,敕印没能交回。后来,国王又派使臣来中国,将明朝加封的敕印归还,同时请求清朝皇帝对中山王世子尚质加封。顺治皇帝立即命令兵科副理官张学礼、行人司行人王垓为正副使节,去琉球国颁布诏书,加封尚质为琉球国中山王,并赐给王印和锦缎等。张学礼 、王垓奉旨到达福建后,由于当时清政府尚未收复台湾,交通受阻,因而未能完成。
清康熙元年(1662年),康熙皇帝颁布诏书,仍然让张学礼、王垓出使琉球 ,完成册封事宜。第二年,王垓等人从福建入海,一路上饱受风雨侵袭,潮水颠簸,终于到达琉球 。自从王垓等出使琉球后,琉球国不断派使臣前来进贡,并派遣王室子弟及留学生入国子监,学习中国文化及礼仪。王垓出使回归后,就被晋升到户科任职,在平定“三藩之乱”时,曾想方设法保证军需。后来担任浙江典试的考官,由于处事公道,大公无私,使一批江南名士得以考中。在出巡宁绍地区时,海寇时常登岸掠夺骚扰,王垓督促地方官整修防御工事,严密防守,确保了百姓的安宁。
王垓出使琉球的经过后来在民间衍生出了很多版本,说他智斗鲸鲨,历经艰险。归国后,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使琉球记》一书,蒲松龄又把这段轶事写进了《聊斋志异》。
被乾隆叹为穷官的巡抚王纮
王纮,字经千,胶城王家庄人,是胶州王氏家族中官职最高的一位,曾任安徽巡抚、工部侍郎。作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进士,他当过临淮知县、宛平知县,干过江南乡试同考官;在任浙江布政使时,遇上大饥荒,奏请赈恤,救活了数十万人……一步一个脚印,这些功绩下,王纮终于被升为安徽巡抚,之后又转任礼部侍郎、工部侍郎。作为三朝老臣,乾隆皇帝非常看重王纮,有什么事都会先问问他的意见。有一天,乾隆问他:“王爱卿,老家有多少财产啊?”王纮回答:“多年获赐,俸禄所余,在家置地400亩。”乾隆点点头,叹息道:“也是个穷官啊。”
要说王纮得到信任是后面的事,在这之前他甚至还被误解与年羹尧是同党,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看看石业华在《胶州百家姓》中的介绍吧:
年羹尧与王纮是同年进士,深知他的品德为人,早就想把他笼络麾下。当王纮被人诬陷后,他曾经暗示过,但王纮拒绝了。后来,年羹尧成了社稷重臣,妹妹又是雍正皇帝的年贵妃,权倾一时。有一次,年大将军巡边回朝,路过王纮所在的宛平县,作为地方官按常规要为他带路。此时,百官跪迎,年羹尧看见王纮,赶紧下车握手,王纮则有意避开,施官礼,毫无媚态。
这件事看似平常,却被很多人看在眼里。因为此时的年羹尧享受着皇帝般的待遇,别人费尽心思巴结还不一定能入他的眼,王纮却如此特殊。众人不知原因,只能猜测:肯定是朋党!
此后,年羹尧失宠被赐死,受牵连的朋党众多,有大臣向雍正皇帝说了这件事,称王纮也是同党。结果调查发现,年羹尧的诸多罪状王纮均无染指。这样一来,雍正从心里对他更加敬重,也越来越重视!
雍正的老师王懿和武状元王元浩
在之前的《发现青岛》栏目中,我们曾经写过雍正皇帝的老师王懿和武状元王元浩,今天点到为止,不再赘述。
王懿,字文子,先祖原籍胶州,清初定居即墨(今李沧区)大枣园。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甲子科乡试中了第20名举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他又在戊辰科会试中第104名进士,殿试赐进士出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改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王懿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还是雍正皇帝的老师。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御赐墓葬青岛。
文状元难考、武状元也难中,在青岛这片土地上,虽然中国历代确实出过不少名人,可能戴上“状元帽”的却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文状元蔡齐,还有一个则是武状元王元浩。王元浩,字海如,现胶州丁家庄人。王元浩自幼学文习武,废寝忘食,青年时期则有大志,与众不同。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王元浩考中武举。七年后,也就是清雍正五年(1727年)赴京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他殿试时,一下举起360斤的石志(指专为考试而备的长方形石块,上有抓手),舞动60斤重大铁刀,当即被雍正皇帝钦点为“武状元”,授头等侍卫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