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名家 > 文化 >

青岛胶州茂腔戏《秧歌乡的故事》京城走红

来源:fhqd    作者:bbjz    发布时间:2017-07-14 08:49

7月10日、11日连续两天,由山东胶州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推出的大型茂腔现代戏《秧歌乡的故事》,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获得巨大成功。文化部副部长董伟10日晚到剧场观看了演出,并对本剧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

《秧歌乡的故事》从今年山东省报送的20多个地方戏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的剧目。全剧以胶州秧歌出国表演为背景,以老年人的婚姻、养老为主线,折射出山东半岛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

11日傍晚,距演出开始前一个小时,观众便早早来到剧院门口排队等候。“昨天晚上已经看过了,今天特地陪老伴儿再来看一次。”老家陕西的陈兆华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听戏,这次来京走亲访友,正好赶上全国基层院团的演出。“以前就听说过胶州的茂腔和秧歌,这次能近距离的欣赏,真是不虚此行。”

与此同时,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里,20多名演员正在紧张的排练着。“注意臂展的幅度,跳跃的时候保持微笑。”“后面的再向中间靠一下,队型要整齐划一。”导演崔彩彩一边指导着彩排一边告诉记者,虽然昨晚的演出很成功,但只要登上舞台,就不敢有任何放松,一定要将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全国的观众。

晚上7点30分,随着灯光的变暗,演出正式开始。剧中人老冯头、巧真、李香兰等纷纷登场,将家长里短的小事融入戏曲和舞蹈之中,通过胶州茂腔和胶州秧歌两种艺术形式呈现给观众。台下座无虚席,现场火爆至极,炫丽的灯光舞美、引人入胜的剧情,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现场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

《秧歌乡的故事》讲述了老冯头一家人的故事:老冯头的亲家母李香兰是胶州大秧歌的传承人,村里准备请她来培训秧歌队伍,两人也有意趁此机会结束单身生活,谁知却遭到儿媳巧真的反对;另一方面,当地因胶东国际机场建设,老冯头旧房拆迁的补偿款即将到位,巧真担心“肥水流进外人田”,于是她使尽浑身解数阻拦李香兰此行,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

“这部戏在编排上非常接地气,反映出家庭小社会、社会大家庭的理念。”胶州市茂腔秧歌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刘宗涛介绍说,秧歌和茂腔是胶州特有的传统文化,且均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本剧以轻喜剧风格为主调,在艺术方面将二者进行了整合。

据介绍,新世纪以来,青岛地区农村率先实现了城镇化,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实行了老年养老保险制度,由传统的家庭养老转为社会养老。在为儿女解决了后顾之忧的同时,不少丧偶老人也有了强烈的精神需求,他们欲寻找黄昏恋人共同携手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对于他们的正当要求,作为儿女的年轻人们却有着千差万别的态度。

“本剧正是针对这一新时期的社会现象而创作,取材于当地农村,是剧作家在农村长期生活、观察、体验、开掘与升华的精品力作。”刘宗涛说,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扶持下,剧组人员精心策划,历时两个多月编排出这台独具“胶州风味”的茂腔戏。

终场前,伴随着欢快的节奏,热烈奔放的胶州大秧歌,穿越300多年的历史扭上舞台,演员们陆续登台谢幕,每一组演员的亮相均激起欢呼声一片,观众的掌声久久不能停息,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演出结束后,文化部副部长董伟登上舞台与演职人员握手并合影留念,同时他点评道:这个戏很接地气,讲述的既是农村故事,也是中国故事,真实地反映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大家看的过程中,笑声不断,正是因为它还歌颂了真善美,鞭笞了假恶丑,弘扬了社会正气,让人们在笑声里和生活中的丑恶告别,整个剧本很有喜气,也很有教育意义。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全国著名,茂腔也非常棒,年轻演员充满激情和活力,展现了我们地方戏的魅力,大家要继续将它们传承好。”董伟说,这次进京汇演,选调的都是最基层的剧团,最接地气的剧团,也是老百姓最欢迎的剧团,各个剧团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人民喜爱的好作品。

据悉,《秧歌乡的故事》自2016年5月5日首演至今,已在全国范围内演出40余场,全部为公益性演出,观众人数每场均在千人以上。

相关链接

茂腔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区,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茂腔以女声见长,唱腔哀婉悲切,长于抒情,具有质补率真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受广大妇女喜爱,被形象地称为“拴老婆橛子”。当地民谣:“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锈花针扎在指头上。”其传统剧目,以“四大京”、“八大记”最为流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当地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汉族民俗舞蹈,属三大秧歌之一。相传清朝年间,有外地而来的马姓、赵姓两户人家在胶州市定居,他们用唱民俗小调加舞蹈的形式,走乡串户进行表演,以此来维持生计,久之便形成了胶州秧歌雏形,后经几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完善,至清咸丰年间,形成了一种独立完善、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1860年,胶州秧歌在原有的基础上,创立秧歌小戏;到1863年,胶州秧歌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共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5个行当,表演形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舞蹈理论界总结说,胶州大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是真正的“扭”秧歌,被称为中国民族舞的“活化石”。

《秧歌乡的故事》由文化部“文华奖”剧作奖获得者商中有(笔名小上)编剧,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崔彩彩导演,中国戏剧文化奖音乐金奖获得者高鼎铸作曲,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学会奖”获得者刘鹏舞美设计。该戏在舞蹈设计上运用了很多胶州秧歌的因素,充分展示了胶州秧歌“男刚女柔”、“三弯九动十八态”的动律特点,把茂腔和秧歌两种艺术形式巧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不可复制的地域特征和全新的艺术形式。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始建于1950年,前身为青岛市茂腔剧团,现有演职人员106人。近年来,该中心创作了许多茂腔、胶州秧歌优秀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和省级大奖。《胶州秧歌》荣获省首届文博会优秀表演奖、2007年CCTV第四届全国舞蹈大赛优秀表演奖、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豪情鞭鼓俏秧歌》荣获2013年第十届艺术节群星奖。现代茂腔戏《秧歌乡的故事》成功申报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度圆满结项。

胶州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个。五千多年前,胶州先民们在这片热土上创造出了灿烂的三里河文明。近年来,胶州市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秧歌节,高水平承办了中国第十届艺术节“文华奖”参评剧目展演;先后荣获“中国秧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剪纸之乡”等称号。(刘伟)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