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晚19:00,第五届中国秧歌节在山东省胶州市体育中心拉开帷幕,全国知名秧歌队、非物质文化遗产界专家学者和当地群众等10000余人观看演出。
安徽省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家乡的红绣球》、辽宁省抚顺市地秧歌民间艺术团《山花闹》、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艺术团《红红火火庆太平》、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孤月杳然》,以及以“三弯、九动、十八态”闻名的《秧歌扭进新时代》……16个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歌舞节目同台展演,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届秧歌节为期三天,期间举办“秧歌乐万家”精品胶州秧歌巡回展演、中国优秀秧歌基层展演、首届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研讨会、全国精品秧歌汇演,以及“百珍荟萃”文化活动等。
国家非遗,源远流长
胶州街头,花红柳绿,锣鼓喧天,唢呐阵阵。
300年来,在山东胶州一直上演着一出出源于生活、热情活泼的情节小戏。这,就是胶州秧歌,它与商河鼓子秧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2006年,胶州秧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戏中,有“钗荆裙布髻盘鸦”的卖花女,有“纤腰倦舞娇无力”的扇女,有“巧将艳曲按红牙”的小嫚,有“唐突歌场恁他枉”的鼓子与棒槌,还有“罗伞高擎笑拍肩”的膏药客……
他们或满场对舞,或绝活尽显,或插科打诨,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民间平淡日子最为欢快、热闹的调味品。此情此景,恰如清代文人、胶州籍进士宋观炜在一首诗里所描绘的:“绿杨城郭杏花村,叠臂挨肩集比邻。扇影衣香人欲醉,笙歌围住一团春。”
胶州秧歌最早诞生于胶州市东小屯村,据胶州秧歌传人杨茂坤介绍:“东小屯村马、赵两姓为胶州秧歌的始祖,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成书于1752年的《胶州志》乾隆版也有专门的记载:“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阗竟夜……”文中的“杂剧”,就是指胶州秧歌剧。
史料记载,早在1864年,胶州楼子埠村人刘彩收生坐科,教习秧歌。称为“安锅”这是胶州秧歌走向规范化的最早记述。同年,胶州马店中村人纪鸣珂、殷洪琴口头创作了小戏剧本《裂裹脚》,这是有记载最早的秧歌剧本。此后,人们把胶州秧歌舞蹈部分称作“小调秧歌”,把戏剧部分称作“小戏秧歌”。因演出多在地头、空场等,胶州秧歌也被称为“地秧歌”“跑秧歌”。
“虽然同为秧歌界的‘大腕’,但无论在起源还是表现形式上,胶州秧歌与其他二者均有截然不同之处。”杨茂坤说,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以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相结合,基本角色行当为鼓子二人、棒槌二人、翠花二人、扇女二人、小嫚二人、共四男六女,另外还有个插科打诨的“编外人员”膏药客。到清朝早中期,秧歌中的角色行当就正式确立了,并逐渐形成了唱腔、角色的完整性。
秧歌表演时,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的扮演者,通常根据剧情的需要,随意组合,即兴发挥各自的技艺绝活。其中,尤以女角婀娜多姿、舒展大方的舞姿最具特色,舞蹈理论界总结说:胶州大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是真正的“扭”秧歌,被称为中国民族舞的“活化石”。
其实,对于胶州秧歌,我们更熟悉它的舞蹈动作,也更习惯说“扭秧歌”而不是“唱秧歌戏”。然而,从艺术表现形式和类别上来看,胶州秧歌并非一种单纯的舞蹈表现形式,而是一种戏曲。现在格外重视的舞蹈部分只是用于“打场子”。
“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在秧歌兴盛的上世纪20年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能看个秧歌就是普通人莫大的视听享受了。
秧歌情怀,世代传承
“俺外孙女还在今年6月份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开幕式上表演了《齐风鲁韵》秧歌舞,和小伙伴们一起向全世界展示了胶州秧歌的魅力。”64岁的胶州秧歌国家级传承人吴英民骄傲地说,10岁的权慧琳可以说是胶州秧歌的“老演员”了,第一次模仿秧歌动作时才二十几个月,四岁正式学习秧歌,六岁起就经常登台演出。
“民间艺人把传承看得比生命还重。”吴英民告诉记者,35年前,他的老师李敬贤对胶州秧歌面临失传的担忧让他感触很深,决定接下老师的班,并逐渐成为胶州秧歌国家级传承人,他的三个女儿也都继承“父业”,深深热爱着胶州秧歌,是自己传承胶州秧歌过程中最好的帮手。2006年,在胶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吴英民担起重任,协助一大批村庄建立了自己的秧歌队。
“胶州非常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现在村里和学校里的秧歌队伍已经发展到1000多支。”吴英民告诉记者,他在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胶东分中心内有宽敞明亮的排练室和演出室,每周都会在那里给村民们排练秧歌小戏,并带队去附近的村庄演出。
“群众是非遗保护的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活’在百姓心里,才能真正‘火’下去。”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保护中心主任刘宗涛介绍说,目前,胶州市成立了胶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胶州秧歌研究会及茂腔研究会,重点对胶州秧歌、胶州茂腔、胶州八角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系统挖掘、整理和保护。通过委托培养、从大中专艺术院校招聘等方式,为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招收青年演员。建立了胶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个,省级6个,青岛市级9个,胶州市级42个;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名,省级3名,青岛市级11名,胶州市级74名。
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胶州市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专门编写了适合学生使用秧歌书籍,录制了教学视频,在全市126所中小学开设了秧歌基础课程或选修课,成立了200多支学生秧歌队,建立校园传统文化基地60余个。同时,胶州市把秧歌老艺人、各级非遗传承人分配到各个镇办,让专家手把手地教。一些农村学校更是进一步创新,用专家编排的现代秧歌舞代替了枯燥的课间操。
胶州秧歌在校园实现了有效传承、蓬勃发展和再度重生:胶州市常州路小学表演的秧歌《喜洋洋》和《豪情鞭鼓俏秧歌》,参加了由中国舞协与央视“舞蹈世界”栏目组联合制作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展演,获得第一名;胶州市职教中心参演的《豪情鞭鼓俏秧歌》参加了教育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荣获艺术表演一等奖、优秀创作奖、精神风貌奖和指导教师奖四项大奖;胶州市三里河小学原创的秧歌舞蹈登上了全国中小学生春晚。在全市设立村庄(社区)秧歌传承基地65个,群众已成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力军。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传统秧歌一般是找几个固定动作,编排一下,所有的音乐舞蹈都能重复用。而现代秧歌是有故事、有情节,因此编创难度大,音乐、动作的唯一性强,但节目质量高、演出效果好。
在创新理念引领下,《秧歌乡的故事》《猪王娶亲》《丰收的喜悦》《菜园童趣》《樱桃红了》等一批采用胶州秧歌元素编创、特色鲜明、故事饱满的原创秧歌戏纷纷涌现,胶州秧歌的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这些原创秧歌作品不仅与传统文化结合,更多的是与胶州本地特色相结合。如《秧歌乡的故事》讲述了新机场落户胶州后的拆迁趣事,《猪王娶亲》在舞台秧歌里加入了里岔黑猪这个地方特色农产品,《丰收的喜悦》和《菜园童趣》加入了胶州大白菜这个元素。
作为《丰收的喜悦》秧歌戏的编创者,胶州秧歌第七代传人姜萍特意到胶州市农业局和胶州大白菜基地去了解和现场感受大白菜的收获过程,随后画场记、挑演员、排队型、合音乐,花费三个多月才最终完成。
除了加入故事情节,如今胶州秧歌的动作,也与时俱进融入了不少西方舞蹈元素。姜萍说,芭蕾、爵士等舞蹈中有能表现出“三弯九动十八态”韵味的动作,现在都能在胶州秧歌里看见。“配乐也有发展,以前是清一色的锣鼓喧天、吵吵嚷嚷,现在会出现一些非常沉静、有内涵的伴奏,让人耳目一新。”
如今的胶州,每当夜幕降临,全市811个村居的文体广场上活跃着800多支秧歌队,无论耄耋老人,还是稚嫩幼童,人人都能跟着音乐扭上几段胶州秧歌。“可以说,胶州秧歌保存了整个胶东地区民族的深沉记忆,成为一个民族的性格、审美价值及追求的浓缩和体现。”吴英民说。
秧歌之乡,再续繁华
“在举国上下欢庆建国69周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在中秋佳节来临前夕,第五届中国秧歌节终于开幕了啦!”刘宗涛难掩心中喜悦激动地告诉记者,犹记得2008年首届中国秧歌节的主题是“扭着秧歌迎奥运”,弹指一挥间,“中国秧歌节”已走过了10年光辉岁月,胶州秧歌艺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艺的繁荣,胶州秧歌旧貌换新颜,属于它的舞台也越唱越大,秧歌粉丝也越来越多。胶州秧歌已经成功走出国门,登上了韩国、意大利、法国、菲律宾等国家的舞台,成为胶州市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一张重要名片……
金秋九月,以“秧歌扭进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秧歌节序幕再起。更恢宏的阵容,更丰富的活动,更绚丽的舞台,更年轻的身姿,伴随着胶州几代人的努力和无尽期待,传承数百年的胶州秧歌,正扭出新花样、扭进新时代。
“楼房高了,道路宽了,城市更漂亮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现场观众肖方卉挥舞着荧光棒说,尤其是胶州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后,市民更有面子,笑容更加灿烂了,扭起“三道弯”的胶州大秧歌也更带劲了。
2017年,胶州市位列中国县域经济100强第13位,山东省第3位,并以全国县级市第一名的成绩,荣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全市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个。5000多年前,胶州先民们在这片热土上创造出了灿烂的三里河文明。截至目前,胶州市举办了五届中国秧歌节,高水平承办了中国第十届艺术节“文华奖”参评剧目展演;先后荣获“中国秧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剪纸之乡”等称号,并成为中国秧歌节的永久举办地。
“文化繁荣离不开经济繁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胶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锦秀表示,今年6月份,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作为示范区主阵地,胶州阔步迈入发展的新阶段,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本届秧歌节也将向全国乃至世界充分展示胶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坐拥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胶州湾国际物流园等4个“国字号”平台,和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平台的胶州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1—7月份,胶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下同)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2%;外贸进出口242.6亿元,增长13.7%;实际到账外资6.3亿美元,增长14%;实际利用内资266.6亿元,增长11.1%。
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5年时间,成功集聚了京东、中集、传化、有住等150个总投资1750亿元的大项目,已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示范区;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新机场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的嘱托,牵头成立中国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联盟。空港综合保税区等7个项目年内开工,总投资317亿元;胶州湾国际物流园依托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全面完善海关、国检功能,打造了“前港后站、一体运作”运营模式,开通了“中亚”“中韩”“中蒙”“中欧”“青凭越”等5条国际班列,至乌鲁木齐、西安、郑州等7条国内班列,构建起“北达俄蒙、西联中亚欧盟、南通东盟南亚、东接日韩”的国际多式联运转口物流通道和贸易通道。
伴随着4F级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加速建设,胶州湾跨海大桥胶州连接线、济青高铁、青连铁路、新机场高速、青岛地铁8号线、14号线等交通网络在胶州纵横交错、加速延展,胶州正打造国内首个集航空、铁路、公路、城际轻轨于一体的全通型、立体化、零换乘交通枢纽,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2小时覆盖长江以北主要城市群的目标即将变为现实。
文化,是重要的软实力,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我们相信,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胶州高质量的全面发展将迈出更加坚实稳健、铿锵有力的步伐。
版权所有 青岛民网 www.qingdaominwang.com Copyright 2014-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13335001170 邮箱:1452279366@qq.com 地址:青岛市东海中路26号B3-2
备案号:鲁ICP备15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