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央视大型系列纪录片《田埂上的绝唱之胶州茂腔、胶州大秧歌》开机发布会在胶州市东小屯村隆重举行。
现场 摄影 傅鸿宇
据介绍,茂腔和秧歌是胶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东小屯村是胶州大秧歌的发源地。纪录片《田埂上的绝唱之胶州茂腔、胶州大秧歌》的制作将在2019年完成,并在CCTV9 等专业纪录频道播出。“影片准确把握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这对于胶州人民生活形态的展现、胶州地方艺术的保护、以及胶州城市文化的对外传播等,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胶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锦秀表示,胶州茂腔和秧歌于2006年双双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胶州文化的品牌标志,胶州市将全力配合摄制组的工作,保障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顺利拍摄。
文艺表演 摄影 傅鸿宇
“国家级非遗纪录片的开机拍摄,是胶州地区文化建设的一大盛事,更是胶州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大喜事。”胶州秧歌第七代传人姜萍介绍说,为了契合时代的发展,胶州秧歌也在逐渐改进,现代胶州秧歌更加艺术化,由专业演员担纲的演出,不仅人物造型漂亮,而且动作加入了很多舞蹈元素。“如今的胶州秧歌不仅红遍山东,还走出国门,远赴韩国、意大利等地进行演出交流。”据了解,《田埂上的绝唱之胶州茂腔、胶州大秧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它不仅呈现茂腔和秧歌的兴衰往事,而且注重讲述演员们舞台背后的故事。
秧歌 摄影 傅鸿宇
纪录片总制片人冯涛是土生土长的胶州人,他的制作团队在拍摄前走访了各种人物,进行了深入的人物调研,了解最真实的故事,将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用真实和情感打动观众,展现茂腔背后的故事与历史文化,传达茂腔、秧歌这些传统文化与国人血脉相连的精神联系。“胶州的茂腔和秧歌文化有着深邃的历史,与一代代胶州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纪录片摄制将进一步探索和展现这些传统文化的真实性、故事性、知识性以及艺术价值。”冯涛说,影片是对乡音、乡容的一次艺术创作,希望通过影片对家乡的青山绿水、城市记忆进行一次完美对话。
秧歌表演 摄影 傅鸿宇
马锦秀认为,摄制组通过挖掘、拍摄和宣传胶州历史人文,向全国观众展现胶州茂腔和胶州大秧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必将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到非遗保护中来,激发人们对非遗传承的热情。同时,也将有力促进胶州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为胶州市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厚植本土特色和优势。
相关链接:
茂腔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区,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茂腔以女声见长,唱腔哀婉悲切,长于抒情,具有质补率真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受广大妇女喜爱,被形象地称为“拴老婆橛子”。当地民谣:“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锈花针扎在指头上。”其传统剧目,以“四大京”、“八大记”最为流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当地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汉族民俗舞蹈,属三大秧歌之一。相传清朝年间,有外地而来的马姓、赵姓两户人家在胶州市定居,他们用唱民俗小调加舞蹈的形式,走乡串户进行表演,以此来维持生计,久之便形成了胶州秧歌雏形,后经几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完善,至清咸丰年间,形成了一种独立完善、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1860年,胶州秧歌在原有的基础上,创立秧歌小戏;到1863年,胶州秧歌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共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5个行当,表演形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舞蹈理论界总结说,胶州大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是真正的“扭”秧歌,被称为中国民族舞的“活化石”。
胶州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个。5000多年前,胶州先民们在这片热土上创造出了灿烂的三里河文明。近年来,胶州市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秧歌节,高水平承办了中国第十届艺术节“文华奖”参评剧目展演;先后荣获 “中国秧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剪纸之乡”等称号。
版权所有 青岛民网 www.qingdaominwang.com Copyright 2014-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13335001170 邮箱:1452279366@qq.com 地址:青岛市东海中路26号B3-2
备案号:鲁ICP备15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