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消费 > 财经 >

“双十一”促销未必真实惠 你买的可能是全年最贵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发布时间:2021-11-10 10:08

“双十一”消费狂欢节在即,不少市民的购物车里又开始被塞得满满当当。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也借机通过各式各样的消费套路“收割”着消费者们的钱包。近日,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发布“双11”网购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理性购物、文明消费。

网购要理性。有些商家打着“双十一”优惠的名号,实际上,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可能是全年最贵。 “放心消费在青岛”在这里提醒大家:不可迷信“双十一”的所谓“价格优势”,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做到心中有数,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否则千万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按需购买,不盲目攀比、不冲动消费,事先列好购物清单,将确实需要购买的商品提早放入购物车。

直播秒杀勿冲动。不要被主播的煽动性语言和“限时秒杀”等字眼冲昏了头脑,带货主播们直播间里的预售、红包、满减、优惠券等促销规则设计复杂,有消费者称“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红包一毛五”。在此,“放心消费在青岛”提醒大家:要留心商家的促销规则,了解各种优惠措施是否有“门槛”限制、适用的产品品类和范围、能否叠加使用以及售后服务措施等。对于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标识不清以及明显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建议慎重选择,以免事后产生纠纷。购买预售产品,还要明确预付款和尾款的支付时间及金额、商家的发货时间、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切勿因贪图便宜而进行私下交易。

预售规则要认清。要提前了解清楚今年“双十一”预售规则、时间节点的新变化,避免错过支付定金和支付尾款的时间。同时还应了解清楚商家制定的预售规则、满减范围、红包优惠券适用范围、定金退还相关规定等,避免因错误认识造成损失。

低价“陷阱”要避开。尽可能多渠道了解商品的质量,多平台进行比价,“先提价后打折”是商家惯用套路,网购要货比三家,要对比同一产品不同时期的价格,不要被虚假折扣所迷惑,谨防商家“明降暗升”、低价劣质、“同图不同货”等问题。

保留证据好维权。注意收集和保存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页面截图、促销活动宣传页面等,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及时向商家协商处理,也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如不能协商解决,可拨打1231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此外,面对促销短信骚扰留证据且可举报,依照《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未经消费者允许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行为涉嫌违法。面对经营者非法推送促销信息,可保存证据并拨打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共同遏制非法推送商业信息行为,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李沛 通讯员 耿隆庆)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