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女性健康 >

三孩政策来了!你还生不生?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发布时间:2021-06-01 15:22

据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要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老龄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筹资机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必要保障。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同时,我国人口总量庞大,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三孩”政策配套支持措施都有啥<<

配套支持措施

●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

●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

●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

●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

●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其他保障

●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

●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

●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要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

●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

●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老龄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筹资机制。

>>民声<<

关于三孩听听岛城市民怎么说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将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相关的支持配套措施。那么,放开三孩生育,人们的生育意愿如何?我们来听一下青岛的市民对此有何看法。

他们说

“知道了也不准备要,现在养孩子成本太高了,而且我们年纪大了,不适合了,但是,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喜欢吧。”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受访者给出了不要三胎的理由。至于原因,则包括担忧高龄生育母婴健康问题,父母年纪大,孩子托管难以及养孩子成本较高等。不过,若能延长产假、提高生育补贴,解决低龄儿童的托管问题,部分受访者仍表示有生育意愿。

“我觉得,这个如果有政策扶持的话,应该会有一部分人加入这个队列。毕竟孩子多一点,肯定比一个要好。”市民马先生说,现在养孩子的压力大,特别是教育方面最头疼。而且生了孩子后,大量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被压缩,体力、精力也跟不上。

“这个对我来说,有点不太现实,因为养孩子的成本有点高。现在养一个,对我来说,已经是极限了。首先是教育,其次孩子多了要换房子,这都是需要有经济基础的。”市民贾先生对于放开三孩的政策比较“排斥”。各种成本的加成,让年轻人在生育之前要盘算更多的经济账。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曾说,以前多生一个孩子,不过是“多添一双筷子”,但今天,那双筷子变成了“黄金”做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这次优化生育政策,不是单纯的一“放”了之,还提出了实施配套支持措施。此前,《纲要》已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彰显国家善意,也让生育政策带有温度。“放开三孩是个好事,对应对人口老龄化有好处。目前的情况是,孩子愿意生就生,咱也不强迫,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决定。”市民王先生说。

她们说

今年33岁的杨女士,有一个7岁的孩子,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二孩任务都没完成,三孩就更不敢想了”,杨女士说,自己不敢要二孩的主要原因是“没人帮忙带孩子”,除非全家合力一起帮忙,否则对于女性来说牺牲太大,“我闺蜜就是要了二孩后,选择成为全职妈妈,以前在单位她可是‘女汉子’,业绩也不错,就是因为孩子没人照顾,最后辞职全心带娃。”

日前,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作为生育本身的女性权利保证,也是三胎落地的基础。因此,陆杰华指出,要出台更有力的政策来保护女性的就业权利,免去其面对的不公平社会职业竞争。“如果这些综合性问题不解决好,那么就很难释放出预期的生育率。”

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了几位正在接孩子放学的阿姨,对于放开三孩的政策,阿姨们普遍表示理解,毕竟现在老龄化比较严重,“我家有俩孙子,小一点马上6个月了,当初为了要老二,我们也是磨破了嘴,我经常看新闻,知道现在年轻人不乐意生孩子,毕竟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大,作为父母我们只希望自己健康一点,尽量减少孩子们的负担,不给他们拖后腿。”乔阿姨说。

同样是在帮儿子带孩子的赵阿姨则表示,生孩子是好事,但是得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我儿子两口子一个月万把块钱,还完房贷和各种开销,最后能剩下两三千就不错了,压力这么大,我都不愿意他们再生了。”同行的另一位阿姨更直接:“生了还不是让我给带?两个孩子都快把我累坏了。”

改善人口结构,保持人口红利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就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答新华社记者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国家近年来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效果如何?此次调整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31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顺应发展规律

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

问: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关系千家万户。当前,我国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主要基于哪些考虑?

答: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将之写入宪法确定为基本国策。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先后作出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了积极成效。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在人口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积极回应社会期待,适时作出重大决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国情,遵循规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通过政策调整

全国出生二孩超千万

问:近年来,我国对生育政策作出了几次调整,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的重大决策,取得明显成效。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看,目前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从2010年的16.6%提高到2020年的17.95%。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原因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近年来的50%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从2013年的118降至目前的111左右。

出生人口下降

群众生育意愿有待释放

问: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为什么近年来出生人口仍有下降?

答:世界发达国家普遍生育水平较低。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社会保障完善,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近年来,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生育妇女规模减少,婚育年龄推迟。一方面,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规模不断下降。“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规模年均减少340万人,2020年同比减少366万人。另一方面,婚育年龄推迟造成当期生育的妇女减少。2006~2016年,我国女性平均初婚、初育年龄分别从23.6岁、24.3岁推迟到26.3岁和26.9岁,20~34岁女性在婚比例从75.0%下降到67.3%。此外,全国结婚登记人数连续7年下降,从2013年的1347万对下降至2020年的813万对,减少40%。其中,初婚登记人数从2386万人下降至1399万人,减少41%。

二是群众生育意愿降低。目前,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显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妇女,仅不足半数实现了再生育。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相当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调查显示,因为“经济负担重”的占75.1%,“没人带孩子”的占51.3%,女职工生育后工资待遇下降的有34.3%,其中降幅超过一半的达42.9%。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多项调查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多个国家和地区生育水平下降。受疫情影响,年轻群体就业、收入状况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婚育安排进一步延后或取消。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与2019年同期比较下降幅度较大,可能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一定关系。

降低教育开支

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

问:实施三孩政策,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答: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优化生育政策

促进人口的均衡发展

问: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对改善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等方面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老龄化是全球性人口发展大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20世纪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0%,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十四五”末期将由轻度老龄化转入中度阶段(占比超过20%),在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阶段(占比超过30%)。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之间矛盾,增加社会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

>>解读<<

为何不是全面放开?看看专家怎么说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传出消息: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消息一传出,引起极大关注。记者也第一时间联系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彭希哲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解读这一生育政策的重大改变。

彭希哲说,尽管还没看到正式文件,但根据此前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鼓励生育政策包容性,这样的消息传出完全符合大方向。我国2014年实行“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直至今日“放开三孩”,凸显了逐渐放宽生育政策的导向。

周海旺告诉记者,在制定放宽生育政策中有两派意见。有的建议全面放开,有的建议全面三孩。为何最终选择后者,可以说是权衡了各种因素的决定。从实际生育情况来看,具有生三孩意向的育龄夫妇已经很少了,因此“全面三孩”基本能满足绝大部分育龄夫妇生育愿望。另一方面,如果选择全面放开,也担忧部分富裕或贫穷的家庭会生太多。

当下按照自身家庭情况,选择生育孩子的时间和数量,是更科学的做法。“放开三孩,属于有计划的自主生育概念。”彭希哲表示,“城市家庭生四个小孩可能性不大,但生三个小孩还是会有一些人选择的。”

在周海旺看来,相比“放开三孩”前半句,“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后半句意义更重大。他直言:社会生育、养育、教育三方面的成本很高,很多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敢生育。会议决议后,很多配套支持政策会有实质性调整,以此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家庭的教育养育成本。

以0~3岁孩子托育为例,考虑到托育压力大,上海这几年正在建立托育服务体系。但可以看到,2018年至今新增的托育机构大部分是民办,公办机构总体较少。论及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专家认为,还应给予民办机构补贴,或新增公办机构。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更多省市也将会陆续出台政策。

至于住房、税收等政策支持,周海旺认为,有许多方面亟待解决。二孩、三孩家庭居住空间要求更大,目前这样的家庭为了改善住房,卖了首套房贷款买第二套,首付70%、贷款利率也要上浮,政策尚未考虑到鼓励生育,希望未来也能有所调整。

专家明晰,根据相关统计,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后的15~20年间,育龄女性每年人数减少200万~300万,鼓励这群育龄夫妇多生育,人口生育总数虽然无法攀升到过去高位,但能避免持续过快下滑。

彭希哲认为,配套支持措施其实更是个“家庭政策”。无论是婚假、产假,还是0~3岁托育服务,都体现了整个家庭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导向。他说,放宽生育政策必然会对妇女就业等带来影响,鼓励生育、以家庭为单位的配套支持措施,应充分体现男女平等的国策。

保障女性合法就业权益,周海旺表示,毋庸置疑,招收聘用女性企事业单位等,会带来成本支出,这其中包括怀孕、生育、养育期间的一系列成本。这两年也有专家建议:用人单位可参考残疾人就业政策,即“免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此鼓励用人单位招聘女性,消除女性就业歧视。此外,女性孕检、养育孩子过程中,用人单位也应提供适合女性的弹性工作上班,全社会共同创造鼓励生育的支持措施。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