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消费 > 财经 >

青岛举行海水稻收割测评会 品种最高亩产逾691公斤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发布时间:2022-10-12 09:49

今天上午,在李沧区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白泥地实验基地)举行了“2022耐盐碱水稻测评会”。本次测评中,两种耐盐碱常规稻实验品种亩产均超过600公斤,实现了4‰盐度下耐盐常规稻产量新高度。

本次测产品种主要适用于黄淮地区种植,种植试验田土壤含盐量为0.34‰,pH值7.9,测产水稻材料以及对照品种全生育期进行4‰的咸水灌溉。活动现场,专家们对刚刚收割的水稻进行测产,经过测量、收割、脱粒、称重、去杂、水分测定等多道工序后,测产结果显示基地种植的耐盐碱水稻22ZS-39品种亩产为608.9公斤,比对照品种盐稻21增产17.8%;22ZS-44品种亩产为691.8公斤,比对照品种盐稻21增产33.8%。

“基地培育有杂交稻、常规稻、优质稻等不同品种稻,杂交稻主要种植在南方,产量相比常规稻会高一些,今天我们测产的是常规稻,主要适应北方地区气候环境种植;选择使用4‰的咸水灌溉,主要是因为黄淮地区可耕种的盐碱土壤的含盐量大约在3‰到5‰之间,而且山东黄河口海水倒灌后的大面积土地含盐量基本在4‰。”青岛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技术研发事业部万吉丽介绍。

“本次测产的两个品种种植条件针对性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代表性,后续这两个品种将进入国家区域试验联合体,进行米质、抗性等方面鉴定,在审定通过后,预计明年进行区域试验,之后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和销售。”青岛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育种工程师于萌称。

如今,耐盐碱的“海水稻”已从科研试验阶段,发展到产业化规模化推广。截至去年底,中国海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培育出的海水稻已实现在黑龙江、山东、江苏、新疆、内蒙古、浙江等十多个省份推广。十年来,中心通过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及生物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手段,缩短育种周期,培育出了一批产量可观的水稻品种,在今秋成熟的水稻中,耐旱常规稻22NH-83和22NH-88亩产分别达到412.3公斤、334.2公斤,这两个旱稻材料的成功测产,标志了北方“小麦+水稻”两作双主粮模式验证成功;同时,运用了目前杂交水稻领域最领先技术的第三代杂交籼稻PZ73和PZ77亩产分别达到642.5公斤、802.5公斤。

“我们将继续创新种子研发,培育更高产适应性更强的水稻品种以优质水稻为核心,进行优质品种繁育,为实现亿亩盐碱地荒滩变良田贡献优质种子资源。”万吉丽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见习记者 周亚娆)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