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旅游美食 > 旅游 >

全国唯一!青岛水务博物馆开馆,馆藏物品跨越三个世纪

来源:中华城市吧    作者:本网记者    发布时间:2018-09-14 09:34
  青岛水务博物馆由青岛水务集团投资近500万元建设,2017年10月开工,2018年7月基本建成,9月13日青岛城市供水日正式开馆运行。该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位于水源地、净水厂,涵盖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的水务博物馆。参观者不仅可以了解青岛城市跨越三个世纪的水务发展历史,还可实地参观水源地以及自来水生产的全过程。此外,为纪念青岛城市供水117年,第五届“水务开放日”活动于9月13日启动,10月底结束,每周三至周五进行。

  馆内物品跨越三个世纪

博物馆内有很多德占时期和日本侵略青岛时期的原装供排水设备。

  青岛水务博物馆位于城阳区夏庄街道崂山水库院内,为企业属、工业性、公益性、科普性博物馆。青岛水务博物馆于2009年开始筹划并征集文物,原拟名青岛自来水博物馆。2013年青岛水务集团成立后范围扩展至排水、污水处理,更名为青岛水务博物馆。(原选址有3处,一是位于李村河下游胜利桥东侧,闫家山村北的李村河水源地,遗存有德占时期建设的600平方米送水机室一座。二是位于城阳区夏庄镇西黄埠村白沙河南岸的黄埠水源地,遗存有日占时期建设的送水厂一座。两处遗址均被列为青岛市不可移动工业遗产。三是位于城阳区夏庄街道东北,始建于1958年的崂山水库。几经筛选比对、设计,最终选址崂山水库院内。)

博物馆内有很多德占时期和日本侵略青岛时期的原装供排水设备。

  青岛水务博物馆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德国租借青岛为起点,以时间顺序和重大事件为节点,用大量珍贵的史料、图片、文物、视频串连起了青岛跨越三个世纪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发展的历程,同时也是青岛城市发展的见证和缩影。青岛水务博物馆展馆分室内、室外两部分。室内展区由崂山水库两层老办公楼改建而成,由10个展厅和影视厅、库房、办公室组成,面积约750平方米,展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文物、照片、影像资料300余件。一层5个展厅,为解放前展区;二层5个展厅,为解放后展区。室外展区约3000平方米,包括互动区和大型文物展区。青岛水务集团希望将其打造成为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全国同行业知名博物馆。

  开放日活动增加多个参观点

博物馆内有很多德占时期和日本侵略青岛时期的原装供排水设备。

  记者从青岛水务集团获悉,今年的开放日活动在原有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参观线路基础上,供水系统参观线路增加了水务博物馆,可了解青岛供排水走过了屈辱和艰辛的历程和现如今的高速发展。原污水处理参观线路增加了参观仙家寨净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并可以走进海水淡化厂,品尝淡化海水。企事业单位、学校、街道等可组团提前预约参观。另外,还有太平路4号污水泵站散客参观点。

博物馆内的原装供排水设备。

  供水线系统参观线路为水质监测站、96111服务热线、水务集团供水调度中心、青岛水务博物馆、崂山水库,参观时长约3个半小时,参观者可通过讲解,全方位了解青岛供排水的起源发展、水源地保护、水质检测、供水调度和预警、对外服务等感兴趣的供水知识。供水和污水处理参观线路为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海湾中水海泊河净化水厂、百发海水淡化厂、仙家寨水厂,参观时长约3个小时,参观者可通过讲解实地了解污水处理、中水处理、海水淡化、自来水深度处理的工艺流程,并可现场品尝淡化海水和经深度处理后的自来水。太平路4号污水泵站始建于1903年,是青岛市仍在使用的最老污水泵站,参观者可了解污水输运的基本知识。

  两条集体参观线路不接受个人报名

工作人员展示岛城各个时期的水票。

  据介绍,由于供排水行业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每年进入高峰供水期、汛期及冬季,各生产企业不适于对外开放。除太平路污水泵站外,两条集体参观线路不接受个人报名和有传染病史的人员参与,参观人员应遵守安全规定和引导。


  供水系统参观线路集体报名电话:82872217,工作日9:00—11:00;13:30—16:00。 供水和污水线集体报名电话:86103290 ,工作日9:00—11:30。污水泵站开放点开放时间为每周四9:00—11:00;14:00—16:00,10人以上需提前预约,预约电话:82627780。参观活动免费。

  另悉,为了满足部分市民的需求,水务集团今年开设了“移动课堂”将供排水知识送到市民身边,学校、社区可根据自己需求预约参加。供水课堂:82872217(市内三区)87233732(胶州市);排水课堂:83990681(市内三区);污水处理课堂:82659902(市南区)、80973557(市北区)、84679229(李沧区、崂山区)、89066700(即墨区)、87756747(城阳区)。

  ■青岛水务博物馆镇馆之宝:

  直径350毫米闸板式阀门

  镇馆之宝。1901由德国运至青岛,安装在观象山贮配水池。观象山贮配水池是海泊河水源地的配套设施,储水量400立方米,自1901年启用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四通排沙阀门及管道

  镇馆之宝。1906前德国制造,带撤水直径200毫米四通排沙阀门及相连管道、闸阀,2012年5月取自新疆路和陵县支路路口。

  供水行业使用四通阀门极其罕见,带排沙功能的更为罕见。早期,由于工艺不完善,自来水中会混有沙子。该阀门底部比管道低,可以储存流水中的沙子,起沉砂池作用,隔一段时间启闭阀门可使储存的沙子淌出。

  德文上水档案卷宗

  镇馆之宝。最重要的是这套德文的上水档案卷宗,其中有10余件往来信函、要记,以及3张粘贴在布上的建筑图纸,信函是用旧体德文书写的,相当于德国的文言文。

  要想用自来水,用水人先要向供水单位申请,供水单位会向申请人索要建筑图、用水用途、使用人口等,然后现场查看、设计供水方案,申请人同意后施工、交付,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资料存档、备查,这种申请用水的方流程直到现在仍在沿用。这个台账保存在海润自来水集团档案馆,历经了100多年,仍完好如初。

  自动远传水位记录仪

镇馆之宝——自动远传水位记录仪。

  镇馆之宝。1913年德国制造的自动远传水位记录仪是建设青岛贮水山水池(东池)时的配套设备。主要由计时器、水位标尺显示器、水位时间记录划表器、水位极限报警器组成。1985年因新的远传水位记录仪运行后停止使用。这个水位仪现在不用说全国,恐怕在德国也找不到了。

  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

  镇馆之宝。民国时期的青岛自来水厂分别于民国22年(1933)、24年(1935)、37年(1948)编辑出刊了三本《青岛市工务局自来水厂汇纂》。汇编了青岛自来水厂机构设置、供水量、水费回收率、设备设施、报表等所有工作信息和台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权威性。

  展出的是由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档案室收藏的民国24年和民国37年出刊的两本汇纂。因民国22年版错误较多,民国24年,在市长沈鸿烈授意下,厂长孙斌重新组织修订出刊,序言中对此进行了详细记录。民国37年版由厂长孙斌组织编撰,市长李先良题写书名。两册书目前存世不超过10本。

  黄埠水源地生产日志

镇馆之宝。1945年6月7日至1946年6月11日黄埠水源地送水日志。

  1945年10月1日当班员工在摘要栏里写下了:“本月1日起,伪水道会社归我大中华民国青岛市政府公务局管理,复名自来水厂。局长张孟尧氏,厂长孟礼先氏。启,本日为我沦落敌手八年之自来水厂重光至日。近日,电话仍不通,故贮水山之水位不详。”在左上角日期栏上,员工还用笔把印刷的“昭和”两个字划掉,郑重地写下了“民国”两个字。

  白沙河水源地生产日志

  民国38年5月31日,也就是1949年5月31日青岛解放前夕,解放青岛的的解放军接管了白沙河水源地,当天值班的职工在生产日志的备注栏里记录下了当时的情况:“本日午前9时线路中断全部停机。本厂解放后军管委员会孙代表及王主任、刘组长来厂接管。”

  ■知识点:

  青岛城市供水的开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德国租借青岛后,为打造“模范殖民地”,成立了水道管理机构“Ⅱ号工部局”,先是在市内打井160眼,但水质不佳,逐渐放弃。后计划建立自来水供水系统,向现在的市南区中山路至大学路一带沿海的侨民、兵营集中的地区供水,并任命施坦迈茨为工程师,格罗姆施为建设总监。

  1899年,德占当局经勘探筛选、化验,选定海泊河下游为水源地,在沿河横断面打50眼沉井,用虹吸管将各井水集中于集合井,再用蒸汽机泵从集合井抽水,通过直径350毫米、长4.2公里的铸铁管,将水送至在观象山山顶修建的容量为400立方米的贮配水池,通过管道配水至用户。因此,观象山在建成之后一度被市民称为水道山。1901年9月13日工程结束正式供水,从此,掀开了青岛城市供水的历史,更使青岛成为了全国最早具有现代意义供水能力的城市之一。同时也形成了水源地——水厂——输水管——山头贮水池——配水管——用户,这一具有鲜明青岛特色的供水方式。

  青岛城市供水的现状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现在青岛城市供水已经形成了白沙河(崂山水库)、大沽河、黄河、长江、海水水系为原水,白沙河、仙家寨、崂山水库3大主淡水净水厂,百发、董家口2大海水淡化厂为主,22座沿途加压泵站、14个山头贮配水池、3000多公里贮配水管道的供水体系,每天的供水能力已经超过了100万立方米。

  青岛排水的兴起

  光绪二十四年,也就是1898年德国租借青岛后,为“建设模范殖民地”开始筹划建设排水系统:在前海东南部欧人居住区采用雨水、污水各成系统,分流排放方式;在西北部华人居住区采用雨污合流方式排放。1902年,青岛爆发瘟疫,国人死亡率达到了11%,德国兵死亡率也达到了7%,第二任胶澳总督保罗﹒叶什克也因瘟疫去世,为此,德国人加快了排水管道的铺设工作,到1905年已具规模。并陆续修建了广州路、太平路、南海路、乐陵路4个污水提升排放泵站。使岛成为了全国最早具有现代意义排水能力的城市之一,也是最早实施雨水、污水分别排放的城市。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时,德占当局在青岛修建的排水系统大约西到广州路,东到南海路,北到乐陵路的范围内,共敷设12个相互独立的排水系统,其中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

  贮配水池

  贮配水池是具有鲜明青岛特色的供水方式。基本流程是:将出厂水经过输水管道和沿途加压,送到在市区各山头修建的贮水池,再利用自然高差通过配水管送到用户。

  这种供水方式充分利用了青岛的丘陵地貌,过去没有变频,电机水泵出水量是恒定的,用水高峰低峰时只能通过开停机或水门来控制水量,这样能耗高,同时会造成管网压力的波动,容易引发爆管等事故,一旦用水量大于供水能力就会出现水压降低甚至断水的情况。

  贮水山的由来

  贮水山德占后起名毛奇山,1906年因修建李村河水源地,配套在山顶东侧挖建了一个储水量20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史称东池。日占时期的1922年,作为白沙河水源地的配套工程在山顶的西侧挖建了储水量40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史称西池。因此,毛奇山被老百姓叫成了贮水山。日本人占领青岛后在山脚修了一座大庙,贮水山曾一度改称大庙山。解放后,市政府在此修建了儿童公园,改称儿童公园。民间大庙山、贮水山、儿童公园的叫法一直混用了几十年,现在地名办又正式改回了贮水山的称谓。目前贮水山的东池和西池仍在使用。

  “古力”一词的由来

青岛水务博物馆内的古力。

  “古力”是青岛人对窨井特有的称谓,带有强烈的历史印记和殖民色彩。来源于德语“GULLY”的音译,原指道路上可供人出入的带有井盖的地下雨污水管道检查维修的盖,后泛指所有行业安装在道路上的检查井,至今这一称谓仍为市民广泛使用。

  “古力”盖一般为圆形或正方形铸铁,由底座和盖两部分组成。德占时期建设的“古力”盖中心大都铸有“K”字,应为德文“KANAL”的第一个字母,即管道、暗渠的意思。也有人认为是“KIAUTSCHOU”的首字母,意指胶澳租借区专属。

  青岛不怕淹吗?

  在中国,每遇城市内涝,青岛必会被提及,因为人们都知道青岛是中国最不怕淹的城市,并将此归功于殖民时期的德国人,还演绎出各种以讹传讹的版本。其实,这个传言并不正确。

  青岛的排水与其他城市一样,是按照重现期3至5年水量标准设计建设的,因此,与其他城市排水设施一样。所谓的青岛不怕淹基于以下四个原因:一是青岛的地貌决定了不怕淹。青岛为丘陵地貌,三面环海,能将雨后形成的地表水迅速排入海中。二是雨水污水分离排放方式决定了不怕淹。建设初期,德国占领当局采用雨水、污水各成系统分别排放的方式,使污水不会占用雨水排放系统空间。三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管网系统决定了不怕淹。继承者们沿袭并发扬了雨污分离的设计理念,不断拓展、完善、改造青岛的雨污排水系统。四是加强维护管理保证管网畅通。青岛水务排水公司的日常维护、疏通保证了排水管网功能效用的最大化。

  青岛的海水淡化

  青岛是全国海水淡化能力最大的城市,也是国家海水淡化应用典型示范城市。目前,已建成投产两个国内最大的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和董家口经济区海水淡化厂,每天各生产10万立方米淡化海水。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取水、超滤、反渗透、矿化等,生产全程实现自动控制,所有指标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淡化海水可有效增加水资源总量,改善水资源结构,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率。

  如今,海水淡化已成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措施,发展前景广阔。《青岛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2017-2030年)》计划到2030年全市海水淡化厂达到13座,总规模每天生产淡化海水90万立方米。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