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李群:青岛制造业的“本钱”会越积越厚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bwjz 发布时间:2016-12-12 09:30
近期,由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长宫喜祥,总编辑赵新兵,新华社国内部重大报道策划中心执行主任李斌,新华视点室主任张旭东组成的“新华社”解码青岛专题组一行18人来青,围绕青岛制造主题开展了集中采访,并专访了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
专访李群:越积越厚的青岛制造业“本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工业是立国之本。一直以来,青岛咬定实体经济不放松,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本土优势,将本钱“越积越厚”。
那怎么来看这个“本钱”?青岛的“本钱”又有哪些呢?
李群:在这一轮宏观经济下行周期中,青岛能够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制造业紧盯不放,早抓、早调、早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青岛制造”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有“底蕴”。青岛从一百年前就注入了现代工业基因,特别是随着青岛港建成、胶济铁路通车,这座城市开始有了机车、船舶制造维修业,诞生了青岛啤酒,还有了火柴厂、卷烟厂等轻工类企业。
第二有“块头”。青岛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00多家,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7万亿元,在同类城市中排在前三位。特别是“十二五”期间,聚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家电、汽车、船舶海工、机械装备、橡胶、服装、食品、石化等产业,打造十条新型工业千亿级产业链,现在这十条产业链产值已占青岛工业的75%,有6条产业链产值过千亿元。
第三有“品质”。“青岛制造”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注重抓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青岛GDP在同类城市中排第7位,但青岛的中国知名品牌、品牌企业数量,却是同类城市第一。
“青岛制造”的“本钱”还体现在青岛有一批优秀企业。现在“青岛制造”主要有三支力量在支撑,第一支力量是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已有动力,它们仍在不断跟踪世界前沿、持续发力。第二支力量是一批新进动力,像中车四方、德国大众汽车、空客直升机、惠普大数据、机器人和石墨烯产业等。第三支力量是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全市千万平米孵化器中走出的科技型“小微”,不断成为“独角兽”企业。
“青岛制造”最重要的“本钱”,是在国家战略与全球产业链中的准确定位;科学的城市空间布局;国家利益为先的责任担当。
青岛市定位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重要支点”,始终围绕国家赋予的这两个定位开展。同时,在国民经济布局和全球产业分工中寻找青岛制造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定位;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前提下,让“国家定位”与“本土优势”有机结合。
青岛市在发展制造业过程中,牢记国家责任,以研发、制造“大国重器”为己任:围绕“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发展深远海大型海工装备,使我国海洋平台屹立于南海;围绕“中国高铁”,大力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让“青岛高铁”奔驰于全球。
相信“十三五”时期“青岛制造”的“本钱”会越积越厚,名气也会越来越大。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