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民生 >

青岛红十字会暖心故事汇集成一条爱的长河 

来源:民网    作者:本网记者    发布时间:2022-11-20 11:42
近日,青岛市红十字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

红十字事业是造福人类、惠泽苍生的崇高事业。自青岛市红十字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加强党的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的脚步更快了。广大市民在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引领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一个又一个的暖心故事汇集成一条爱的长河,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成为一种城市品格。
  
  十余年建起器官捐献“青岛模式”
 
 当生命走到尽头,你愿意捐出你的遗体、器官、角膜来挽救更多人吗?4.6万余名青岛市民的答案是“我愿意”,而在十年前,这一数字还只有2000余人。
 
2010年青岛市成为全国人体器官捐献10个试点省市之一,我市建成省内首家“红十字生命奉献展厅”,建立了青岛红十字眼库;将每年3月30日定为青岛市捐献者缅怀纪念日,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青岛市的捐献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器官捐献青岛模式。目前,全市已累计捐献遗体1124例、器官1136例、角膜1914例,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居山东省首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
 
近年来,青岛完善无偿献血紧急动员机制,首创设立“公务员献血日”,29所大学联盟成立大学生流动血库。目前,全市累计超过200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连续25年12次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市4.14万人登记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成功实施捐献152例,是我省首个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00例的城市,志愿者数量和捐献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各类专项基金26个,助困难群体过难关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青岛这座大爱之城,共有各类专项基金26个,既有“天使回声”“儿童先心病救助”“青少年骨类疾病救助”等一批疾病救助项目,也有博爱新村、博爱校园、博爱卫生站、玫瑰妈妈工作站等关爱农村困难群体、留守儿童、失依儿童的救助项目,它们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助力。
 
据统计,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累计接收社会捐赠款物5.65亿元,救灾支出4.08亿元,受益人数21.88万人,支出救助款物1.57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9.62万人。其中,微尘基金累计筹集款物1亿余元,在11个省20个地区开展救助项目30余个,直接受益人群达10万人。
 
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十字工作,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工作领导体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的意见》《青岛市红十字会改革方案》,为促进红十字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颁布施行《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主动接受市人大、市政协执法检查和视察指导10余次,为推动社会各界依法支持参与红十字事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全力营造应急救护培训“生态圈”
 
4分钟,稍纵即逝。然而,对抢救心脏骤停病人而言,却是宝贵的黄金时间。乘客没有呼吸,也没有心跳,青岛地铁1号线山里站站务员邵钰卿、值班站长郭守花当机立断,迅速为乘客贴上AED电极片,并进行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援操作。他们前一天才刚刚参加完“青岛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此时沉着冷静,用不到3分钟的时间,帮助乘客转危为安。

邵钰卿和郭守花并不是医生,只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关键时刻却也能救人。在青岛,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这源于市红十字会全力营造的应急救护培训“生态圈”。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积极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实现“四统一”,对应急救护师资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成立红十字应急知识宣讲团。通过举办万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千人同做心肺复苏、应急救护技能大赛等,推动应急救护培训提质扩面。

 目前,我市红十字会系统已培训应急救护员近32万人,市民成功实施自救互救的案例屡见不鲜。仅2021年、2022年采取CPR+AED已成功施救8人。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