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民生 >

青岛今年取缔食品药品违法违规单位486家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陈东    发布时间:2015-07-21 08:17
 
    近年来,我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针对违法犯罪多发问题,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重典治乱、整肃不法。2015年,开展了“守护舌尖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依时令、按环节、突出问题导向,重点打击食品药品假冒伪劣、违禁超限、无证生产经营、非法渠道购进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13.3万余家次,责令整改1.06万家,查处违法案件2492起,取缔违法违规单位486家,罚没款1412万元。据城阳豆制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园区负责人介绍,原先其园区内只有10户小作坊企业,且每年都有离开的;自去年以来加大对黑作坊的打击力度后,今年已经入驻15家企业,规模化、规范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通过严厉打击,增加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扭转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捍卫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建立具有青岛特色的监管模式
 
    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主体防控、环节防控、过程防控、业态防控和品种防控“五项防控”的思路,在去年30条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实施了20条治理措施,形成了具有青岛特色的监管模式。
 
    主体防控方面,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在加强培训教育的同时,我市还全面推行了企业承诺制,督促全市8.8万家持证业户签订责任承诺书,承诺要诚信守法、确保安全,一旦出现违法问题,自愿停业候查,并接受行业禁入处理。
 
    环节防控方面,流通环节是食品安全的“牛鼻子”。抓好流通主渠道监管,既可以倒逼生产企业和种养殖业户加强源头管控,又可以控制下游餐饮企业的安全风险。
 
    过程防控方面,我市推行了“明厨亮灶”工程。对餐饮单位实施了“明厨亮灶”工程,消费者既可以通过玻璃幕墙、大堂显示屏等方式观看后厨加工过程,也可以通过网站、手机微信等实时监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752家餐饮单位实施了“明厨亮灶”工程,今年准备再搞1500家,基本实现学校食堂和中型以上餐饮单位的全覆盖。一年来,这些亮化单位未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故,抽检合格率接近百分之百。
 
   业态防控方面,我市坚持规范与引导相结合,对小作坊、小餐饮等高风险业态进行综合治理。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小作坊监管办法,对小作坊实施备案管理。针对多数小餐饮无证的问题,制定了小餐饮监管办法, 2014年,共为无证小餐饮发放许可证2194张,限期整改1200余家,取缔无证小餐饮264家,消费者投诉举报率同比下降21.2%。
 
    品种防控方面,对高风险品种加强重点管控,实施了“一个禁止、两个必须”:禁止销售散装食用油、酱油和醋等重点品种;婴幼儿配方乳粉、临界保质期食品、转基因食品等必须实施专柜销售;所有餐饮单位必须对使用转基因食品实行公示,确保市民饮食安全。
 
    发动全民共建食品安全
 
    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扩大覆盖面、提高感受度、增强安全感”的原则,坚持宣传教育与监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努力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通过集中宣传报道,基本掌控了舆情走向。先后两次发布食安白皮书,向市民全面报告了稳定向好的食品安全状况,对重点环节、品种、业态的合格率全部公示,并引用专家权威观点,对常见认识误区进行了解读,给市民吃上了“定心丸”。同时,按照“互联网+食安”原则,开通了食品监管官方微信,同时具备了直播“明厨亮灶”、查询食安数据和受理投诉举报等功能;并巩固了传统阵地,发动全体市民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的行列中来。
 
    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了食安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启动了“校车食安课堂”工程,在校车上向12万中小学生发放科普手册、播放科普动画、讲解科普知识;同时,市教育部门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全市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不少于14课时,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5%,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通过一个家庭带动全民参与。
 
    此外,为方便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知道买到的食品安不安全,在“快检进市场、进社区”活动的基础上建设了21个常设快速检测点,为消费者提供面对面的食品快检服务。年底前,便民快检点将基本覆盖全市主要商场超市和大中型农贸市场。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