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青岛要闻 >

汶川地震13周年祭:在回眸中感受中国力量

来源:中国网    作者:雷钟哲    发布时间:2021-05-12 15:23

 

“5.12”,汶川大地震13周年纪念日如期而至,再次把那个山崩地裂的时刻带回眼前。经历过那次地震之后,没有人会对这场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2亿元的巨大灾难轻易忘怀。

13年岁月冲刷,非但没有磨去时光的印记,反倒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国家的制度优势、人民的家国情怀,以及中华民族永不言败、愈挫愈勇的精神禀赋。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刻,震中不少人心里充满惊惧,但很快国务院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四川前方指挥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形成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工作机制。在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支持下,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抢险救援难度最大的地震救援抢险迅即展开。震后不到3小时,四川全省四级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基本形成。

无法也不能忘记,紧急关头,全国各路救援大军迅速赶赴四川灾区抢险救灾。航空、铁道、公路等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紧急调集飞机、机车、车辆,快速编组专列,加强铁路、公路交通保障,实施空中和地面立体输送,将各方救援力量和重要救灾物资、救灾装备送到灾区。

无法也不能忘记,12.3万名解放军官兵,2.3万名武警部队官兵,展开了建国以来以来规模最大、兵力最多、速度最快、机动范围最广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昼夜兼程赶赴灾区,承担起抢险救灾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

无法也不能忘记,地震20多天之后,国务院通过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几天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正式颁布,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创新提出“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明确要求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只有我们的国家,只有我们的民族,才能在危难袭来时展现如此大爱、如此情怀、如此担当,彰显中国特色举国体制磅礴伟力。

今天,当时间老人推开“5.12”的门扉,我们沉浸在回忆之中时,无不为“5.12”后成长的“后浪”满怀骄傲。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不乏从汶川地震中走出的孩子。当年 ,17岁的刘佳被部队官兵从学校废墟中救出来时,就许下长大后也要像解放军一样帮助更多人的心愿。12年后,她已成长为军队医院的一名文职人员,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奔赴战疫最前线。同样,汶川地震时被白衣天使救活的初二小女孩焦祖惠,现在也是一名护士,当她从电视上看到湖北人民的处境就像12年前的四川时,就主动报名来到孝感,投身战疫一线……从中,我们看到的是薪火相传,看到的是精神血脉的赓续,看到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发生汶川地震之后的第二年,5月12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这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的关注与诉求,也是提醒国民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地震等灾害预报水平,构建应急救援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才能安慰在地震中遇难同胞的亡灵,聚集更加强大的中国力量,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更加坚实的依托。(责任编辑:乐水)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