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青岛要闻 >

未来青岛啥样 规划定位建设“景中都会”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吴帅    发布时间:2017-05-22 09:49

原标题:未来青岛将建“景中都会”

    《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纲要)》公示 拟认定纳入《名录》的保护要素有21小类5139处

    日前,青岛市规划局对编制完成的《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和《城市风貌保护名录》进行规划许可批前公示,用以在总体层面上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构建空间景观格局,并指导下步编制风貌保护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编制。据悉,规划中提出建设“景中都会”的总体定位,通过普查后拟认定纳入《名录》的保护要素有21小类5139处,建议纳入的保护要素有7小类170处。

    规划定位为建设“景中都会”

    据悉,规划范围为青岛全市域,包括市南、市北、黄岛、崂山、李沧、城阳六区和胶州、即墨、平度、莱西四市。市域陆域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224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

    规划中提出了建设“景中都会”的总体定位。建立完善的城市风貌管控体系,整体保护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回归“城”与“景”的融洽关系。

    对城市风貌特色进行明确:山岩耸秀,碧波回澜——得天独厚的山海形胜;红瓦黄墙,洋城古郊——匠心独具的旧城魅力;正法直度,规行矩止—— 高掌远跖的营城理念;融海通陆,继往开来——兼容并蓄的人文活力。

    全域风貌结构:建立以大沽河生态景观中轴为串联,以“大泽山系风貌区、珠山——铁橛山系风貌区、崂山山系风貌区”为核心,胶州湾、鳌山湾、灵山湾三大湾群为支撑的“一轴、三核、三湾”的全域山水景观风貌骨架,加强结构性山水景观资源的整体保护。

    城市自然格局保护内容包括山体、水体、岸线、海岛、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古树名木等构成的整体自然环境。保护市域“三山、三水、三湾、一带”的整体山水格局,三山:大泽山——天柱山、崂山、小珠山——大珠山——铁橛山;三水:大沽河、北胶莱河以及沿海诸条河流;三湾:以胶州湾为核心的中心湾区、以鳌山湾为核心的东部湾城、以灵山湾为核心的西部湾城。

    城市人文格局保护内容包括:大沽河、东南沿海、胶莱运河、齐长城遗址、胶济铁路等五条线性文化景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村落。

    重点功能组团与四市风貌引导:规划对鳌山湾滨海片区、蓝色硅谷组团、灵山湾滨海片区、大沽河流域、胶州组团、田横里岛组团、崂山景区村庄等市域重要功能组团提出风貌管控引导。

    高层住宅“身高”要求差异化

    规划对传统建筑、高层住宅、商业街区三类建筑提出重点风貌引导要求。建议青岛市制定《高层住宅设计控制规范》,内容应包括高层住宅的形态、视觉感受、绿色节能等要求。对高层住宅提出精细化的设计要求,反对在高层住宅的设计中简单复制传统建筑元素的做法,提倡建筑元素演绎化表达。同一居住区内的高层住宅建筑高度不能完全相同,应综合考虑片区通风、景观视廊、天际线丰富性等要求确定建筑高度。高层住宅建筑选型应优先采用点式建筑,严格禁止过宽的板式建筑。高层住宅底层和裙房应保证一定的贴线率。

    21小类5139处拟纳入“名录”保护

    青岛市城市风貌要素普查与建立《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名录》,是开展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在本次风貌要素普查和保护要素名录建立方面,确定保护要素对象为“自然风貌要素和人文风貌要素”2大类29小类要素。其中,人文风貌要素包括历史人文风貌要素和现代城市特色风貌要素;历史人文风貌要素是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确定的保护要素体系。

    据悉,此次开展城市风貌要素普查的范围分为两个层次,包括市域范围与中心城区范围。通过信息提报、群众线索征集、专业部门资料调取、相关文献查阅、现场踏勘等方法共普查到风貌要素2大类29小类5678处。

    拟认定纳入《名录》的要素有21小类5139处。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古树名木、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工业遗产、军事建(构)筑物、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议纳入《名录》的要素有7小类170处。包括“现代特色建筑、现代特色风貌道路、城市广场、公园绿地、城市门户空间、标志性设施及构筑物、城市环境设施”。

    划定城市高度控制分区

    中心城区风貌结构:构建 “一带三城、海山相望、经络串联”整体风貌格局。以胶州湾为生态核心、大沽河为生态中轴,以崂山、小珠山等生态山系为绿色屏障,以白沙河、墨水河、洋河等主要河流为绿色生态间隔,塑造“东岸、西岸、北岸”三城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基于山山景观、山海景观以及山城、海城景观,规划中明确要划定城市高度控制分区,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城区、特别敏感区、一般敏感区、一般建设区、城市重点建设控制区、高层建筑聚集区。一般敏感区包括一般滨水景观控制区、其他视觉通道和近山控制区域,制定严格的建筑高度控制要求,在特殊条件下允许有局部的突破。建议高层建筑在高层建筑聚集区内建设,以形成良好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结合要素普查确定山体保护对象,对中心城区范围内所有山体进行了调研和地形分析,规划确定山体保护对象44处。将保护对象分为三类,按照“海拔高度三分之二”的原则,对山体保护对象周边300米至800米范围(约为近山1至3个街区范围)内提出建筑高度控制要求。

    保护13片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历史城区内八关山、伏龙山、观象山、小鱼山、信号山、观海山、团岛山、贮水山、青岛山、太平山等低山丘陵,太平角、汇泉角等岬角,青岛湾、汇泉湾等海湾,共同构成的“山脊海角相连、低谷海滩相接”的滨海丘陵地貌。保护13片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馆陶路历史文化街区,八大关、汇泉角、太平角历史文化街区,鱼山历史文化街区,八关山历史文化街区,观海山历史文化街区,信号山历史文化街区,观象山历史文化街区,黄台路历史文化街区,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无棣路历史文化街区和奥帆中心历史文化街区。

    青岛市建筑色彩应按照《青岛市城市色彩规划》中规定的色谱对建筑的墙面基色、屋顶基色和例外色进行控制,整体上形成“岛城山色,帆都海韵”的城市色彩形象。各分区内建筑群的色彩组合结构应从色彩规划中的15种组合中,按照所属风貌区对应的色彩特质进行选择。

    中心城区划为17个风貌分区

    以自然地形决定的风貌特征为基础,依照行政区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一级单元的划分,参考片区功能和城市发展情况,在中心城区划分为17个风貌分区,包括:历史欧陆传统风貌保护区、浮山湾现代都市中心风貌区、崂山金家岭金融新城风貌区、崂山南麓山海休闲度假风貌区、王哥庄国际健康城风貌区、浮山后现代居住风貌区、四方滨海新区风貌区、胶州湾东岸旧城更新风貌区、世园新区风貌区、崂山北麓居住风貌区、城阳城区中心现代风貌区、胶州湾北岸综合新城风貌区、胶州湾北岸滨海休闲风貌区、胶州湾北岸产业发展新城风貌区、胶州湾西岸港航商贸新城风貌区、唐岛湾城市中心滨海现代风貌区、抓马山周边生态科技园风貌区。

    划定风貌核心控制区,范围包括团岛湾头至王哥庄晓望河入海口的海岸带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区内、浮山、太平山山体绿线外延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和市域范围内300米及以上的地标建筑。(记者 吴帅)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