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青岛要闻 >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bbjz    发布时间:2017-02-16 09:26

 青岛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6年青岛海洋经济总量突破2500亿元大关,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四分之一;

    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增速和GDP占比均远高于全省全国。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青岛海洋经济占GDP比重

    数据

    据初步核算,2016年青岛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515亿元,较2011年底增长1.3倍,年均增加238亿元。

    继2015年青岛市海洋经济占GDP比重突破22%之后,2016年这一比重继续扩大到25.1%,已超过全市经济总量四分之一份额,较2011年底提升8.3个百分点,年均提升1.7个百分点。

    据测算,从总量看,2016年,青岛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9%以上,约占全国的3.7%。从增速看,五年来,青岛市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6%,高于全省“十二五”年均增速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十二五”年均增速7.6个百分点。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青岛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四分之一,这一突破性的成果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对一座城市半个多世纪以来致力海洋产业发展的回报,也是一座城市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全新跨越。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青岛的海洋经济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水产品产量第一的国家,发生过以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海参和鲍鱼为代表的“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和海水增值大发展,从而使我国实现了海水养殖产量超过海洋捕捞产量的历史突破。这五次蓝色产业浪潮,都从青岛发端。

    青岛海洋经济的发展,若“论功行赏”的话必然少不了这9位“成员”。

    他们分别是——

    传统产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行业。

    新兴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金融服务业、海水淡化产业、海洋科研服务业。

    五大传统产业

    带领海洋经济“一路高歌”

    2016年,以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行业为代表的五大传统产业进一步发挥优势,带领海洋经济一路高歌猛进。

    海洋渔业

    为大力拓展“蓝色粮仓”发展空间,青岛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远洋渔业迅猛发展。目前全市在册远洋渔业公司已由2013年的1家增加到31家;远洋渔船由2013年的10艘发展到171艘,其中,世界最大拖网加工船“明星”轮落户建设。全年完成远洋渔业捕捞量14.1万吨,产值13.8亿元,实现产量、产值再提升。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滨海旅游业

    滨海旅游业是青岛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旅游业大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规划总投资3000亿元的80余个旅游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58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628亿元,涵盖邮轮、滨海度假、研学旅行、健康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

    2016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8000万人次,同比增长7%;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500亿元,同比增长13%。滨海旅游业实现增加值477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19%,位居各行业之首,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年均增速达到15.2%,对整个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9%。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海洋设备制造业

    海洋设备制造业也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海洋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28亿元,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的17%,居第二位,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行业年均增长26.1%,高于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0.1个百分点。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海洋交通运输业

    海洋交通运输业作为青岛海洋经济优势产业,2016年实现增加值357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14.2%,对全市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五年来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全年各港口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5.1亿吨,同比增长3.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5万TEU,同比增长3.6%。完成水上货运周转量727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0.9%,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最高增速。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行业

    以海洋石油加工产品制造为主的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行业总量在青岛海洋经济中居第四位,占到全市海洋经济的11.8%。随着2016年三季度后国际油价的企稳回升,国内石化产品价格逐步提高,行业景气度和盈利能力逐步改善。据统计,2016年,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98亿元,是2011年的1.6倍,年均增长10.5%。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四大新兴产业崛起

    蓝色产业“后劲十足”

    在海洋传统产业稳步增长的同时,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强劲,年均增速达到22.6%,高于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增速6.6个百分点;占海洋经济比重达12%,较2011年提升2.2个百分点。

    海洋新兴产业逐步显示出其成长性,为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动力。

    海洋生物医药业

    海洋生物医药业释放发展活力。全市加快推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优质项目的培育和集聚,产业整体发展呈现出由快向深转变的态势,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产业发展后劲十足。目前,青岛已基本建立了以海洋创新药物、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农用制品为主的产业体系。2016年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增加值48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19.1%,高于海洋生产总值增速3.1个百分点;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1%,较2011年提升0.8个百分点。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管华诗院士一行赴明月海藻集团访问

    海洋金融服务业

    海洋金融服务业创新发展。金融机构加强涉海信贷资源配置和产品创新,金融对蓝色经济全方位服务支持力度在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国内首家海洋经济专营机构——浦发银行蓝色经济金融服务中心落户青岛,总投资470亿元的西海岸蓝色金融中心、青岛国际财富港等涉海金融项目也相继落户,为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据测算,2016年,海洋金融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0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速达到16.2%,高于海洋生产总值增速0.2个百分点。金融资源加速向海洋聚集,为海洋服务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海水淡化产业

    海水淡化产业实现新突破。近年来青岛加快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的步伐,实施装备集成带动战略,发展面向海岛及船舶应用的中小型海水淡化成套装备,积极开发大型成套装备,实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推进董家口海水淡化装备集成基地等园区建设,打造国家级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基地。2016年,全市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产值达到49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8.5%。

    海洋科研服务业

    随着海洋国家实验室等新型海洋创新平台的构建,青岛海洋领域话语权持续提升,海洋科研服务业也在我市集聚。目前国际上海洋领域最高规格的两个学术会议——CLIVAR开放科学大会和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论坛2016年在青岛召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大深度作业、“科学号”西太平洋观测、“向阳红01”东印度洋南部调查成绩斐然;计算能力达到理论峰值每秒2600万亿次浮点的国际海洋领域性能最强的计算系统投入使用;青岛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协议,正式启动国家首个海洋基因库;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落户李沧区院士港,青岛海洋科研能力在未来几年将得到迅速提高。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当然还有这些原因——

    超前的战略眼光

    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城市,我市在新一轮海洋发展浪潮中率先发声,旗帜鲜明地将自身定位于“桥头堡”和“先行军”,努力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批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青岛就被定位为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

    2012年,通过分析研究我市蓝色经济建设的区位与发展优势、资源与支撑条件,市规划局完成了《青岛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2014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

    2014年12月,《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获国家正式批复。

    2015年底,《青岛市“海洋+”发展规划 (2015-2020年)》出台。

    在2016年召开的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暨“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动员会议上,青岛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的战略目标。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18国海洋专家聚首青岛共话蓝色经济

    大力研发海洋科技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曾指出,青岛在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牢记国家责任,以研发、制造“大国重器”为己任,围绕“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发展深远海大型海工设备,使我国海洋平台屹立于南海。

    打磨“大国重器”,需有神兵利器加持,科技创新正是淬炼“国器”的“三昧真火”。

    自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青岛海洋科研在补短板、抢高地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

    弥补海工装备短板

    2014年中船重工集团与市政府签约,总投资70亿元建设青岛海工装备科技城和研究院,中船重工725所、716所、719所、712所、702所、710所先后在青设立研发机构,让海工装备研发这块短板得到了坚实的弥补。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

    2013年底,青岛获批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继海洋国家实验室后,青岛在2014年又获批全国唯一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从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为下一步我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依托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青岛获批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着力培养与国际技术转移机构接轨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培育海洋科技型中小企业

    青岛聚焦海洋上下游产业链,重点建设哈工程科技园、“海洋U+”、明月海藻科技和海生灵创客邦等14家海洋领域专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在水下机器人、海洋大数据、海洋工程装备等方面,孵化培育了青岛特瑞安海洋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美吉海洋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涉海领域科技型企业。

    青岛还组建了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总规模2526.25万元,累计投资项目11个,金额2921.5万元。通过引入专业基金管理团队,助力全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这些强势科研新力量的崛起,在提升青岛海洋经济总量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含金量”。

    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支撑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后五年,青岛各区域充分利用自身产业及地域优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经济区域分布特征凸显。

    蓝谷

    蓝谷已成为我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链接全球海洋科研资源的重要集聚区域。

    自成立以来,蓝谷累计引进重大科研、产业及创新创业项目250余个,其中“中字头”“国字号”等重大科研平台17个,高等院校设立校区或研究院18个;累计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等各类人才3500余人。

    据初步核算,2016年蓝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海洋生产总值7.8亿元,同比增长19.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元,同比增长17%。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西海岸新区

    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产业高地隆起。

    凭借区位条件优越,该区聚集了中船重工等科研机构180余家;拥有前湾港和董家口港等国际性深水大港;形成了航运物流、船舶重工、家电电子、汽车制造、石油化工、机械装备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聚集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德生态园等5个国家级园区和5个省级园区,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市首位。

    据初步核算,新区2016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接近四成,年均增速达22.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6.7个百分点。截至目前,新区重点推进的蓝色经济项目209个,总投资3300多亿元。两三年内,影视、科技、旅游三大产业集群将在灵山湾崛起,吸引1000家以上企业入驻、2000万以上旅游人口、10万人就业,建成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红岛经济区

    红岛经济区正逐渐成为山东半岛国家自创区领头雁。

    截至目前,该区新认定创新型企业累计达118家;52家企业通过市高企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百家;新增知识产权授权52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42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16年达到10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9%。

    截至目前,红岛经济区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累计达935个,总投资2176亿元,其中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快速集聚,海工装备研发产业发展态势强劲。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李沧国际院士港

    李沧区国际院士港通过纳才引智,园区孵化器不断推陈出新。

    重点发展海工、海洋仪器装备等产业,拓展军工产业发展空间,厚植军工技术科技优势,形成一批高精尖的军民融合涉蓝项目。

    截至目前,已有60名海内外院士前来考察对接,15名国际国内知名院士签约入驻,落户院士港的涉海项目已涵盖海洋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材料等。

青岛到底有多蓝?万亿GDP超四分之一是蓝色经济

    青岛海洋经济未来如何发展?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任振刚——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三中心一基地”建设目标任务,三路并进,推动海洋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是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制高点,重点把握全球海洋科技发展趋势,依托国家海洋科技重大平台,整合国内外涉海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和环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化青岛海洋科技城地位,打造“中国蓝谷”,引领全球海洋开发潮流;

    二是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主导,重点突出“蓝色青岛”建设,依托“一带一路”陆海战略支点,提升大口岸、大港口、大空港功能,融入全球贸易网络,打造全球贸易重要节点城市;

    三是以海洋高端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线,顺应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出“蓝高新”产业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海洋特色鲜明的功能平台。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