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青岛要闻 >

山东人均预期寿命达78岁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来源:新华网    作者:本网记者    发布时间:2016-07-18 09:42
15日,山东省出台山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公布山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截至去年年底,全省人均预期寿命78岁,高于全国人均预期寿命。
 
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5.27张
 
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7435家,其中医院19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3164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140家、其他医疗卫生机构205家; 全省卫生人员85.64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1.86万人、执业(助理)医师23.71万人、注册护士25.42万人;床位51.93万张。
 
2010至2015年,全省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由3.99张、1.93人、1.63人上升至5.27张、2.41人、2.58人。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增强,2010至2014年,山东卫生总费用由1345.30亿元增加到2484.16亿元,增长了84.65%;其中,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38.72%下降到33.21%,下降了5.51个百分点。2015年,山东医疗卫生机构房屋总建筑面积4928.45万平方米; 拥有万元以上设备约36.6万台,总价值594.4亿元。
 
婴儿死亡率降至4.77‰
 
2010至2015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由4.80亿人次增加到6.16亿人次,年均增长5.11%;入院人数由1106.67万人增加到1521.64万人,年均增长6.58%。传染病实现有效控制,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病死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人均预期寿命78岁,高于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4.77‰、13.04/10万、6.03‰,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1‰、20.1/10万、10.7‰,主要健康指标居全国前列。
 
分级诊疗
 
规划展望
 
基本实现看大病不出县疑难杂症才去省办医院
 
《规划》中提出,要健全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全科医生等人才培养,推动基本实现看大病不出县。
 
省办医院主要向省级区域内居民提供急危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接受下级医院转诊,并承担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及相应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市办医院主要向市级区域内居民提供代表本区域高水平的综合性或专科医疗服务,接受下级医院转诊,并承担人才培养和一定的科研任务以及相应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
 
县办医院主要承担县级区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培训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承担相应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以及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是政府向县级区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
 
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起付线和支付比例差距
 
控制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规模,支持和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起付线和支付比例差距,鼓励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整合共享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医疗资源,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促进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转诊,上级医院对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检查、住院等服务,畅通慢性病、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鼓励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在自愿基础上与基层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等签约,接受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参与签约,使居民获得更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
 
多元化办医
 
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鼓励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
 
《规划》中提出,进一步鼓励多元化办医。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6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争取每个市建成1-2所三级社会医疗机构。
 
按照“发展一批、扶持一批、转型一批”的思路,采取社办公助等方式,积极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上规模、专业化的医疗机构,优先支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支持城市二级医院以托管、合作等形式与社会资本合作。
 
允许社会资本以联合、参股、兼并、收购、托管等形式,参与部分公立医院(包括国有企业医院)改制重组。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发展中医类别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专科医院,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到2020年,社会办医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5%。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