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青岛要闻 >

《宋文荣传奇》在青举行首发式 讴歌农民工的力作

来源:民网    作者:宋光礼    发布时间:2015-06-29 07:16
    
    相关领导为《宋文荣传奇》揭幕
 
    青岛民网6月28日讯  长篇纪实文学《宋文荣传奇》,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大力推出,并于6月28日在青岛举行首发式。
 
   宋文荣传奇》全书21万字,包括近百张照片,是新华社两位高级记者张荣大与杨凤山历经一年多艰辛写作完成旳。中宣部原副部长、文化部原代部长贺敬之挥毫为《宋文荣传奇》一书题写书名,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半月谈》杂志原总编辑闵凡路欣然为《宋文荣传奇》一书作序。
 
    有什么动力给长期身为农民临时工的宋文荣写传记? 作者爽快而显明地回答说,宋文荣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是中国农民工自强拼搏成大器的开先河者,为平凡的人作出不平凡事迹的宋文荣写传记,不仅是颂扬中国农民工优秀代表宋文荣,也是在讴歌中国农民工这个可歌可泣的伟大群体,值得写,写得值。
 
    中国农民工群体,既强大又弱势。说强大,无疑人数以亿计,顶国外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人数的总和。说弱势,进城务工农民所面临的社会地位、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居住条件、饮食温饱、医疗保障、婚姻生活、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一系列难题,既是攸关家庭幸福不幸福的大事,也是事关社会和谐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面对这种形势,需要国家全力以赴铺“富路”,也需要农民靠自强自立斩“穷根”。
 
     宋文荣不怨天,不怨地,不怨爹娘,不怨命不济,他通过几十年充满酸甜苦辣的奋斗与拼搏,与世俗偏见抗争,与艰难困苦力搏,谱写了人生的三部曲:
 
    在磨难中坚持追求,是宋文荣人生的第一部曲。
 
    1939年8月19日,他出生在山东即墨穷乡僻壤起戈庄,这里直到改革开放之前,除了世代贫穷,再就是十年九涝,农民的日子过得很艰辛。宋文荣11岁多才上小学一年级,快17岁才利用参加中学会考的机会,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进离家乡仅有50华里远的即墨县城,真令人不可思议。
 
    因为家庭条件,他高中毕业后沒有考大学,开始了20多年的农民临时工生涯。直到被即墨县供销社招聘为笫一个农民临时工,他侃称“即供临字1号”,人生才有了重大转折。尤其是知人善用的领导把当时还是农民临时工的宋文荣破格提拔为企业经理、总经理,他抱定“干事业绝不亏待出力的”的誓言,以强烈的竞争意识奋发创业,仅用4年多时间,就把职工队伍由几百人发展到上千人,在即墨、青岛众多建筑工地上打拼天下,他先后设计、施工了130多项15万多平方米的工程,为农民工争了气,增了光。
 
    在奋斗中创造奇迹,是宋文荣人生的第二部曲,也是最为光彩照人的一部曲。
 
    宋文荣不信农民工天生就是穷苦力,沒有享受生活的命,他要与城市人一比高低,让有贡献的农民工住新房,住小楼,生活得有尊严。他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在城乡结合部与城区仅一路之隔的地方征地92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7排庭院式套房,6栋二层的别墅式楼房,按成本价每平方米150元分给了农民工,先后住进了200多户居民。没过几年,城区扩到此地,职工家庭农转非,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
 
    宋文荣的先进事迹和“即墨合同工村——他们敢称天下第一村,吸引了全国众多媒体记者慕名前来采访,新华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大众日报》、《青岛日报》等媒体都做了报道。多年来,陆续报道宋文荣事迹的新闻和文章达300多篇。“即供临字1号”宋文荣和他一手创建的即墨合同工村,载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册。
宋文荣人生的第三部曲是,在成功中享受自豪。
 
    宋文荣说,我这一辈子做人做事有一个标准,不和你比谁的钱有多少,谁的地位有多么高,谁的房子有多大,谁的小车有多好,我和你比比看,谁能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搞出一项创造发明来,让他在中国历史上点上几个点,留下几行字,一页书,甚至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我理直气壮讲,我都做到了!
 
    他55岁拿到大学文凭,58岁晋升高级工程师,此前后,著书立说,撰写数十篇论文,出版了12万字的《生命印记》和“他写的”及“写他的”洋洋千页的《宋文荣文集。报道选》,被即墨市、青岛市、山东省和中央四家档案馆收藏,非同寻常。
 
    尤其是新华社两位高级记者又为他撰写了《宋文荣传奇》,他一生心满意足了。
 
    《宋文荣传奇》一书的作者,二十六七年前就连续撰稿赞扬宋文荣这个老“临”,即农民临时工,二十六七年后又凭借扎实地釆访功底和满腔热情,历经一年深入采访,精心撰写,将新闻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融为一体,透视宋文荣传奇的人生,翔实,生动,曲折,全方位、立体地再现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壮举,读来让人动容,是对时代主旋律的讴歌。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