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青岛要闻 >

3000多岁“莱子国” 都城遗址今何在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康晓欢 柳香奎    发布时间:2015-06-24 10:22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中期,莱子国就已经建立了都城,存在500多年后被齐国所灭。但对于莱子国的疆域和都城在哪里,史料记载得极少。6月16日,早报对莱西市西沙埠古城遗址考古进行报道后,引来众多市民的高度关切。有市民称,莱子国都城会不会在莱西依河而建?也有市民问,莱子国的先人几经迁移,为何没留下更多的遗存?连日来,带着众多疑问,记者先后在烟台莱阳、莱州、龙口和威海乳山、文登一带采访寻找莱子国可能留下的历史印记,发现东莱国和莱子国并非同一国家,关于莱子国的众多历史课题也是考古界一直渴望破解的谜团,而莱西的这次考古勘探,让人期待能从中发现更多关于莱子国的历史遗存。
 
归城遗址规模胶东半岛第一 
 
听说龙口市有座归城遗址和莱子国有关,6月17日,记者驱车数百公里,来到了龙口市(原黄县)东南15华里外的归城。这里的村民虽然对莱子国了解不多,但对古城遗址却非常熟悉。在莱山脚下的归城姜家村,有一块小小的盆地,四周丘陵环抱,沿盆地外围的山脊、残存的旧城墙断断续续,隐约画出了一座古城的轮廓,这便是众多学者认为的莱国故都——归城遗址。除了沿山脊构筑的外城,还有一座构筑坚固的内城,现残存的城西南角一处长60米、宽10多米、高6米的土台,历经数千年风雨依旧巍然屹立,仍然依稀可见古都城的雄伟。古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上刻着“归城城址”几个字。
 
“古城墙以前有10多里长,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是很少一段。”归城姜家村村民姜丹说,她家就住在归城土城墙脚下,每天出门都能看到古城。小时候,母亲经常带她到古城墙上玩耍。而城下的村民经常会在农田里挖到一些陶片和青铜器,有一次她在地里还捡到了一个铜矛。
 
龙口市博物馆副馆长刘玉涛介绍说,归城古城设有内外二城,外城沿盆地四周的山岗筑成不规则形的城圈。城内包括曹家、南埠、姜家、东和平、董家、迟家、北山、大于家8个自然村。村名多冠以“归城”。外城墙因为长期自然及人为损坏,大部分墙面已经荡然无存。而归城遗址的规模,目前在胶东半岛诸多古城址中堪称第一。大多数考古专家认为,归城应该是一个古代国家。归城范围内出土的众多文物,更是对这个国家的级别、国属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证据。
 
东莱和莱子国不是一个国 
 
6月18日,记者在烟台市博物馆里看到,龙口市归城城址和胶东半岛众多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陶器等文物,记载着东方古国悠久的文化历史,而关于莱子国的资料和实物却一件难求。从出土的文物和文献记载中也没有找到关于莱子国的任何历史痕迹。
 
“归城的莱国古遗址指的就是东莱国,与莱子国并非一个国家。”烟台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富强介绍说,东莱国城遗址在龙口市的归城,目前已经是国家文保单位,数千年来遗存下来的部分旧城墙,已经很好地保护下来。至于莱子国的都城,目前许多考古专家都在研究,但权威的说法还不得而知。
 
有学者分析认为,东莱是地处东隅海滨的一个夷族国家,国都就在龙口归城,范围应该在莱州以东一带。而莱国(又称莱子国)应该在潍坊以东地区。这一地域面积比当时的齐国还要大一些,而且北临渤海,是东方的强国。而两国的姓氏和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东莱国与莱子国应该并非一个国家。
 
莱子国周边有诸多小方国? 
 
“东夷古国充满着神秘色彩,目前能证明身份的只有东莱国城址。”刘玉涛介绍说,根据龙口归城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和多方专家的论证,归城就是当时东莱国的都城,而东莱国始建于哪一年并不确定,但作为胶东沿海地区最大的一个文明古国,这一点是有据可查的。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了莱阳、龙口和烟台等多个地方发现,虽然各地都曾出土过莱子国同一时期的文物,但对于莱子国的都城遗址到底在哪里,却一直扑朔迷离。
 
因为史料的缺乏,现代山东东部地区可以确定的国家只有一个就是归城东莱国,但是考古人员认为,商周时期胶东地区应该还有很多小的名不见经传的方国。连日来,记者带着诸多历史谜团,分别向莱阳、威海、文登和乳山等地的考古专家进行求证,发现每个地方都相继出土过与莱子国年代相同的文物,但莱子国在不断迁移中建立都城的谜团,一直没有一个权威说法。威海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的张云涛介绍说,根据近几年出土的一些文物分析,商周时期威海有座不夜城遗址,很可能是隶属东莱国的一个小国家,而乳山辖区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等文物,也正说明了东莱都城以外很可能还存在许多小方国,只是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实物来证实这一点。
 
“像烟台的福山区,就有一个古遗址,还有莱阳、海阳等地都有遗存出现,这些发现至少说明,这些地方在数千年前都属于东莱国和莱子国的国土,推断可能是一个个附属的小国家或城池。”龙口市博物馆副馆长刘玉涛介绍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考古调查发现,威海古城遗址已无处可寻,只遗留下一些残砖碎瓦,但不时也有文物出土,可见当时这些古城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400件青铜器讲述东莱故事 
 
“几年前,我就开始对莱文化进行过深入探究。几乎走遍了胶东半岛的各个地方。”龙口市博物馆副馆长刘玉涛介绍说,从清代这里出土大量的青铜礼器开始,就不断有考古学者来到这里,对莱国的历史进行考证。到现在,归城已经出土以青铜器为主的文物400多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就有12件之多。
 
刘玉涛介绍说,1969年,紧邻龙口莱山的小刘家村(如今并入归城曹家村)农民在农田中挖出一批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其中一尊一卣(古代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上都有铭文。卣上刻有铭文“王出狩南土……启从征……。钺箙。”尊上铭文与卣上的意思相近,大意为一个叫做启的人跟随周王参加南征的战役,为此做一个器物纪念。这种做法是商周时期非常流行的记功方式。从这条铭文来看,启能够率领军队参加周天子组织的征伐战役,说明这个东方国家有着较强的军事实力。钺在当时是一种斧形的兵器,是王权首领的象征。而箙本义是盛箭的袋子,应该是启的家族徽识、图章,这可能意味着他的祖先有射箭的特长,这不由得使人想到夏代东夷首领后羿射日的古老传说,可能启的国家就是由胶东半岛原住部落发展起来的,有可能就是莱国。面对如此丰富的文物资料,考古人员得出结论——莱山脚下的黄水河流域是胶东半岛青铜文化的中心区域,从周边的墓葬到城址,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规模。从文物的等级和历史记载来看,这个国家就是东莱,那么归城应该就是东莱国的都城。
 
莱子国遗址成历史谜团 
 
“莱西市从古到今,一直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是史前文化的中心地带,先民早在数万年前就已经在这里居住生息。而到了商代以后,又有众多文物出土,一些贵族墓葬和器物成了一个个历史谜团,是否与莱子国文化有关,还将等待考古揭秘。”莱西市博物馆馆长柳香奎分析说,早在夏商周时代,莱西、莱阳等半岛地区,都属于莱子国的地盘,那时候莱子国十分强大,经济政治都达到了高峰。但由于史料记载得不多,尤其是对莱子国国都的具体位置至今也没有确定在哪里。
 
“莱西商周时期的古墓曾出土一件珍贵的青铜钺,推断墓主人应该是一位商周时期身份地位很高的人物。而这处遗址都发现了从商周到汉代不同时期的古墓群。”柳香奎说,这处大型古墓群位于莱西西沙埠遗址南部的一个高岗岭带上。多年前当地村民在修路挖土时曾发现古墓一座,出土了大型青铜钺等青铜重器,专家根据文物造型判断这是一座商周时期的贵族墓。由于墓葬并没有全面勘探发掘过,到底与莱子国有没有关联,至今仍是个谜团有待破解。有考古学者曾大胆推断,由于出土的青铜钺一般是由国王亲授于大将或军事首领的礼器,当时莱西又是属于莱子国的土地,或许墓主人与莱子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多地县志有“莱子国”记载
 
为探寻莱子国踪迹,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先后查阅了莱西、莱阳、莱州等地的县志发现,这些地方都曾出现过莱子国的相关记载,不过文字确实极少,但这也证明了这些地方在古代曾都是莱子国的土地。
 
据莱阳县志记载,战国时属齐。曰昌阳、曰卢乡,属东莱郡;曰挺、曰观阳,属胶东国,而隶于青州部;曰长广,属瑯琊郡,而隶于徐州部。东汉益长广属东莱郡。而这里提到的长广,就是指的莱西正在考古勘探的古城遗址。
 
记者在莱州县志上看到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莱州境,夏朝东夷族寒浞封子浇在这里建立过国,治所过城在今莱州市城区北20公里过西村东,是当时胶东半岛最早的封国。后被夏后灭掉,仍归夏朝。商朝时为莱候国,莱都在今城区西南30多公里的胶莱河附近。周春秋时为莱子国,齐灭莱后开始称东莱。
 
莱西市博物馆馆长柳香奎认为,根据多地县志记载,莱子国出现的比较早,而灭亡后又出现了许多小国家。串联整个历史的足迹不难发现,莱子国的地域之大,在胶东地区无可与之相比。留下的众多历史谜团,也将会随着后人不断的考古发现而真相大白。
 
“莱”字地名讲述“莱文化”
 
“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莱子国历史了。”据莱西、龙口、莱阳等地的博物馆文献记载,在清代中期,胶东一带出土了很多青铜器,从那时起,就有人研究莱文化。现在专家已经基本上认定:莱子国的历史很长,大约经历了夏商周三代漫长的历史时期。当时,莱西、莱阳等地均属于莱子国,再往东就是东莱国,所以历史上不少莱阳名士自称东莱人。莱阳人一直把从胶东西北部过来的人叫“西莱子”,一般指的是西部莱州、潍坊、广饶、淄博、滨州等地的人,这些地方大体上与古莱子国的疆域相当。而这些地方民间流传下来的方言里,也残留着一些历史信息,或许为破解历史之谜提供佐证。
 
“莱子国的历史记载不多,但根据现在的研究考证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那就是许多地名都带有‘莱’字。”莱西市博物馆馆长柳香奎说,在胶东这块地方,有不少带有“莱”字的地名,如莱州、莱阳、莱西、蓬莱等等。在昔日黄县(今龙口市)和牟平县(今牟平区)境内,还有两座同名的山——莱山。有学者撰文指出,胶东半岛上有这么多带“莱”字的地名,可能与古代的莱子国有很大关系。
 
“这里曾出土过数十件珍贵文物,有力地证明莱国昔日的辉煌。”龙口市博物馆副馆长刘玉涛说,与莱国相联系的,古代称生活在这里的人为“东夷”、“莱夷”。中国古代将中原一带称为中国,而将离中原较远的地方称为东夷、南蛮、西羌、北狄。“东夷”是对生活在泰山以东这片区域的人们的称谓,而“莱夷”则是“东夷”的分支,指的就是生活在古莱国的人们。当时,这块土地上的先民是被中原的人称为“莱夷”的。而关于莱子国的疆域和它的都城所在,都成了历史学家探讨的课题。
 
莱西曾出土汉代农耕文物
 
“当时莱国比较强大,冶练技术和农耕文明,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据介绍,在历史上,齐国以盐铁著称,原来盐铁最发达的地方是在莱国一带。在龙口市归城莱国遗址附近,至今还有许多以“冶基”为名称的村庄,如“冶基村”、“冶基姜家”、“冶基鞠吕卞”等,可见古莱国人为自己的家乡取名是与古莱国有着密切关系。
 
柳香奎介绍说,经过大量的考证发现,莱夷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时期,活动于山东中、东部的东夷人一支,是山东的土著居民。他是来源于神农氏,相关考古学者考证得知,约在黄帝时代,莱人便在九河流域定居生息繁衍。莱人之所以被称为莱人,来源于莱人首先培育了小麦。莱人首先发明麦种,这是最为原始的农业文明的民族。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注意到,在烟台、龙口市,也有不少街道里就有“莱”字,还有许多关于莱文化的市场。而在烟台市博物馆里,也收藏有早期农耕文明和冶炼文物。其中有几件就是在莱西出土的东汉农耕铁梨,这也成为当时莱国农耕文明的象征。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也成为当时莱西地区古老农业文明的佐证。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