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打造宜居城市 世园会大沽河展绿色生态之美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 杨志坚 发布时间:2015-05-27 06:43
青岛世园会的筹建为青岛北部城区增添了一处240公顷的城市“绿肺”,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让我们的母亲河变得越来越美丽……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青岛市围绕“打造世界宜居城市”这一核心目标,以筹办世园会和大沽河治理为契机,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期间,青岛市将世园生态都市新区作为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重要功能区,按照“世界一流、中国时尚、山东特色、青岛品牌”的目标有条不紊地推进建设,世园会主题场馆及周边基础设施投资180多亿元,青岛市主城区凭添休闲娱乐好去处。同步,青岛市按照 “一轴三线”空间布局的规划部署,对大沽河重点实施了防洪、水资源开发、道路交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现代农业化基地建设、小城镇与新农村示范建设等七大工程的综合治理,青岛市整个北部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世园会为主城区“添绿”
站在李沧区毕家上流社区二期的回迁房里,就能俯览世博园的全景,居民毕快德每每总会感概世园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今年51岁的毕快德是社区经济体之一的绿化公司的经理,从2005年开始,他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带着大家伙栽树。10个年头过去了,毕快德算了一下,整个百果山区域里已经栽下了超过1千万棵树苗。现在,每次登上百果山,看着美丽的世博园风光、满眼的绿色,毕快德总会感慨,这才是真正的青山绿水。
2014青岛世园会园区位于李沧的中东部山区,1994年李沧建区时,中东部60平方公里区域地下管网基本空白,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态。2009年世园会申办成功,园区所在的百果山还是一个远离城区的蛮荒山地,可以说,这里的基础设施本来是“零”。近几年,世园会拉动效应在李沧区充分放大,道路、 电力、燃气、供排水、通讯、网络等市政设施配套建设驶上快车道。
世园会从申办成功之时,就成为加快缩小青岛主城区南北差距的重要载体,作为大青岛迈向“全域统筹、三城联动”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世园会园区面积2.41平方公里,涉及拆迁位于百果山周边区域的毕家上流、杨家上流、北王家上流、南王家上流四个社区,同时涉及毕家上流和杨家上流两个社区的回迁安置。以世园会的筹办为引擎,李沧区加快“两改”项目进程,已完成和正在改造的城中村46个,不少居民已经从低矮的平房搬进了绿意盎然的楼房。
在世园会的筹建中,青岛市利用独有的滨海山地型地貌特征,最大限度地保护并合理利用现状地形地貌、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科学合理配置植物,悉心营造自然景观,避免对周边山体及绿化植被进行破坏。建设中,结合园区山地地形与植被特色,突出体现山地特色的自然性,“少破除、多保留,低干预、高顺应”,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人文关怀,使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园区的“自然、野趣”。依托原有山地、水库、植被等地形地貌打造景观亮点,保留了百果山原有的植物种群,保留了水杉、杜仲等原有行道树和自 然生长的大树;保留了毕家水库扬水站、沈鸿烈桥、樱桃沟、梨树坡等自然与人文遗迹。
如今,世园会及其周边区域已经成了青山绿水的典范。
母亲河如今更加漂亮
“现在我们这不再是农村,已经变得比城市高级社区还漂亮。”80多岁的退休乡村教师张祥瑞是胶州市胶莱镇南王疃村大沽河边上土生土长的“沽河人”。自从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始启动,张大爷就开始关注大沽河。“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大沽河堤顶上去瞅一瞅。”在张大爷的眼中,“2013年大沽河变化最大,变得更美。”
2012年,大沽河治理启动后,张大爷积极从电视、报纸等搜罗大沽河治理的消息。“大沽河治理工程是我活到这么大岁数见过的最大的治河工程,现在看来成效非常显著。”张祥瑞每天都要招呼三两伙伴,顺着村里的大沽河“非”字形沥青路走向大沽河胶莱段的堤顶道路,散散步、聊聊天,看一看大沽河的新变化、新风景。“以前这路是土路,每当下雨天,泥泞不堪,有年雨水大还把这些地都淹了呢。”在张大爷看来,大沽河治理不但让村里的道路变顺了,更让景变美了。“大沽河堤坝防洪从二十年一遇提高到五十年,我们再也不怕洪水了;大沽河沿岸都栽上了树和花,我们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可看;村里的柏油路通往大沽河堤顶道路,我们出门更便捷了;大沽河治理还引导村里建了休闲广场,我们休闲娱乐比城里人更好。”
“如今大沽河绿化、道路等都完成了,水利方面今天也全线放水了,其他配套的治理工程正在进行,新沽河效应在慢慢显露,我们的母亲河肯定会越来越美。”张大爷信心满满。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