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经收官,但各座城市全年GDP数据仍在加紧统计计算。疫情之下的国内城市将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备受关注。
日前,21世纪经济研究院通过多维度分析,估算出了2020年国内GDP排名前50的城市名单。其中最大的惊喜来自于南京,他们年内有望反超天津,自改革开放以来首度跻身前十。前十名中,也将仅剩北京一座北方城市。
从山东层面来看,跻身前五十的城市有望达到6座,分别是青岛、济南、烟台、潍坊、临沂以及济宁。具体数据上,青岛将突破1.2万亿,并再次反超无锡和宁波,回到第12位;而济南则将以9840亿,位列第22位,两座城市的竞争仍将继续陷入胶着。
预测全年增长率为6.5%的青岛,缩小了与天津的差距,并维持住了对郑州的领先优势。站在“十四五”的全新起点,青岛能否稳住“北方第三城”地位,并实现“十四五”规划中所提到的“进位争先”发展目标?
中国城市GDP50强预测榜单出炉
衡量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GDP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尤其是在岁末年初,城市GDP数值以及排名更是热议焦点。
1月7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通过多维度分析,估算出了2020年中国城市GDP50强榜单。榜单显示,上海、北京以及深圳三座城市位列前三甲,上海去年GDP更是接近4万亿大关。
前十名中,重庆以1000亿的优势领先广州,成为全国第四城。南京则取代天津,自改革开放以来首度跻身前十。天津的衰退,也让前十名中仅剩北京一座北方城市。
备受关注的“万亿俱乐部”扩容方面,泉州、福州以及南通三座城市的GDP数值将超过万亿或达到万亿,“万亿俱乐部”数量将达到20座。
具体到山东层面,年内共有青岛、济南、烟台、潍坊、临沂、济宁在内的6座城市有望跻身GDP排名前50榜单,但比起9座城市入围且排名分布较为均衡的江苏,仍有着不小的差距。
根据估算,青岛2020年GDP总值将达到12504.5亿元,排名上将反超无锡和宁波,重新回到第12位。与青岛同为山东半岛核心城市,且在山东省“强省会”战略加持下的济南,则距离跻身“万亿俱乐部”还差临门一脚。
1.2万亿的青岛,9800亿的济南
尽管目前青岛与济南官方统计局均未披露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情况,但都通过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披露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青岛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考虑到疫情的不利影响,综合分析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经充分征求意见、深入论证和慎重研究,市委市政府把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确定为6.5%左右。
济南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2020年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并指出2020年是济南实现“GDP过万亿”目标的关键之年。
考虑到两座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在5月之后发布的,证明其所设置的经济增长目标充分考虑到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基于两座城市2019年GDP总值,结合6.5%增长目标,青岛与济南2020年全年GDP估算值分别为12504.5亿元与9840.0228亿元。预估数据显示,青岛2020年GDP总值已超过1.2万亿,济南则未能过万亿。
当然,上述数据只是基于青岛济南预估增长率而做出的预测,并非权威发布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尤其是在山东明确“强省会”且2020年转为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最新城市定位,让济南收获了更多省里政策的倾斜。
数据或许更有说服力。今年前三季度,济南外贸和工业表现亮眼。其中,济南进出口总额1067.3亿元,增幅32.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1.9%和28.4%;而在2020年7月提出工业强市战略后,济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较上半年提高了6.4%。
对青岛来说,1.2万亿绝非终点。目前公开发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GDP显示,青岛实现2.2%的正增长,但相较济南3.1%的增幅,仍要继续保持前进的势头。
对青岛来说,比较亮眼的数据在于工业的强势复苏,在上半年二产增加值为-0.1%的背景下,前三季度转正达到2.5%,这也与青岛提出的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发展目标一致。
但前三季度固投增幅的下滑,制约了青岛GDP高速增长的步伐,全年若想实现6.5%的增长目标,必须提高固投质量与增长效率。
同为北方城市,天津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持续滑落以及对郑州优势的拉大,固然让青岛看到了稳住“北方第三城”,并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进位争先的希望,但由于与天津一样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且周边核心城市获得了更多的支持,“靠自己”的青岛必须找到行稳致远的发展路径。
进位争先,青岛如何实现?
2020年的最后一天,青岛官方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到: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城市经济总量显著提升,努力实现进位争先。
在天津被与青岛同年突破万亿GDP的南京超过同时,青岛一方面拉近了与天津的距离,另一方面也稍稍扩大了对郑州的优势。在“北方第三城”地位较稳固的前提下,青岛又该如何努力实现“十四五”规划中的进位提升?
围绕“十四五”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率先走在前列方面,青岛提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新动能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海洋中心城市影响力显著提升,引领胶东经济圈努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更好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的发展方向。
这段话中透露出青岛的着力点非常明确:在发力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联动胶东半岛城市群,把握开放的优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先看产业。青岛的优势在于底蕴雄厚的工业制造业,且在疫情影响下以工业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抵御风险能力更强。因此,青岛也锁定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发展目标,聚力发展更具备前瞻性与可持续性的工业互联网产业。
需要注意的是,青岛在做大做强第二产业的过程中,要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打造产业聚集高地。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头部城市提出工业重新“进城”的发展目标,期待以更坚实的工业制造业为城市经济发展兜底。南京2020年一季度的逆势增长,一部分确实得益于对工业制造业的重视。
而南京发展的第二产业并非低端、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制造业,而是用更高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低能耗的新产业,发展新兴都市工业,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近年来天津表现之所以下滑,极大一部分原因是产业未能和所在区域形成良性互动与优势互补。相较而言,青岛在产业联动方面更有地缘优势。胶东五市的握指成拳,在加速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前提下,打破行政壁垒,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与优质要素的合理配置。
产业之外,开放是青岛最大的优势。
作为一座经济外向型城市,国家战略与发展机遇正在青岛叠加。而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青岛“双节点”的优势将被继续放大。去年年底RCEP的签署,也让青岛拥有了推动格局重塑、提升自身“软实力”的最好机会。
此外,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青岛,正向上海“取经”,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这同样也是助推城市蝶变升级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最可怕的能力,是持续的提升进步,一座城市同样如此。“十四五”期间青岛进位提升的决心有多大,或许也就决定了这座城市发展的韧性。
版权所有 青岛民网 www.qingdaominwang.com Copyright 2014-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13335001170 邮箱:1452279366@qq.com 地址:青岛市东海中路26号B3-2
备案号:鲁ICP备15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