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
2022年2月7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会上,宣读了《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的决定》,并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走在前,聚力实现新突破,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创新力的强弱,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动员大会上,创新不仅成为高频词,也成为虎年齐鲁大地的最强音。
作为山东发展龙头,青岛在全省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特殊,正因如此,也意味着青岛要挑起更多的重担,汇聚起更多的创新要素,在增强创新力上走在前。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动员大会提出的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三大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及重点抓好的“十大创新”工作安排,也为青岛2022年布局谋篇指明了方向。
重点抓好“十大创新”
山东虎年动员大会召开
自2018年以来,山东已经连续五年在春节后召开全省动员大会。壬寅虎年第一个工作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顺利召开。
回看2021年,山东省生产总值为83095.90亿元,比上年增长8.3%,增量高达9967亿元,经济强省地位进一步巩固。
成绩固然可喜,但当前山东省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创新支撑力不强、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创新投入产出比不高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事实上,增强创新力,必须要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而补短板强弱项的过程,也正是增强创新力的过程。
要持续增强创新力,如何切入,从哪着力?
动员会上,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十大创新”——第一是要加强科技研发创新;第二是要加强人才引育创新;第三是要加强营商环境创新;第四是要加强数字变革创新;第五是要加强产业生态创新;第六是要加强要素保障创新;第七是要加强民生改善创新;第八是要加强风险防控创新;第九是要加强文化宣传创新;第十是要加强推进落实创新。
与此同时,把从巩固拓展比较优势上、从补齐克服短板弱项上、从有效激发社会和市场的动力活力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作为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三大切入点”,也为山东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找准了方向。
不言而喻,当十个“创新点”与三大“切入点”连在一起时,一条在巩固拓展比较优势中全面增强创新力的主线清晰可见。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动员大会上,还有一个特殊的环节,那便是现场表彰山东省杰出企业家、行业领军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其中青岛有10位企业家当选。
山东72名企业家受表彰
青岛10位!
作为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企业家把各类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商业模式引入经济生活之中,推动经济生活向前发展。
根据表彰名单,本次共有72名企业家获奖。授予张瑞敏、谭旭光、陈学利3名同志“山东省杰出企业家”称号,记一等功;授予周厚健等20名同志“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称号,记一等功;授予李广庆等49名同志“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早在2021年3月,山东5部门联合颁布《山东省优秀企业家表彰奖励办法》,提出每5年评选一次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其中山东省杰出企业家1-3名、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20名、山东省优秀企业家50名。获奖企业家最高可获记一等功以及500万元奖励。
据悉,奖项对企业家的入选要求高,除了满足基本条件外,还要求有现代化管理能力,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中作出积极贡献,有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较大以及经营指标和任职年限等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在72名受表彰企业家名单中,青岛共有10位获得奖项。来自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获“山东省杰出企业家”称号;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厚健、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防获“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称号;青岛融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楼,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明,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明作,即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为东,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王从远,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袁仲雪和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毋庸置疑,本次入选的青岛企业家,都是走在各自领域创新领军人物,他们的创新推动着企业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而企业也进一步推动着青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活力,必须始终用好企业家“关键一招”。接下来,青岛又将如何在2022年利用好现有优势,激发创新动能,在全省大局中展现更大的责任担当?
聚焦有效需求
履行“龙头”职责
如今的山东,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青岛要想“当好龙头”,就要增强创新力,汇聚创新要素,厚植起创新土壤。
事实上,“新”,也正是青岛2022年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围绕聚焦有效需求牵引,青岛市委经济会议上提到,要持续巩固“项目落地年”成效,开展新都市建设、新基建突破、新消费升级、新市场拓展、新业态成长“五新行动”,进一步释放有效需求的潜力。
聚焦产业发展,陆治原在参加青岛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在新旧动能转换上率先突破,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突破发展、传统产业提质发展,加快发展“四新”经济,确保实现“五年取得突破”目标任务。
在过去的2021年,青岛“四新”经济投资稳步增强,在建项目4217个,同比增加260个。“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10.2%;占全市投资比重为50.4%,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客观来看,聚焦有效需求,关键靠落实;而开放创新,关键在人。
考察一座城市创业创新的底气与活力,就看这座城市对企业家的吸引力。城市与企业家之间,因为相信而相融,因为共生而共荣。
深圳之所以诞生了如此多的优秀企业家,政府尊重市场起到关键作用。在深圳,各级政府对自身定位都十分明确,始终坚持营造“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环境,在政策上鼓励企业自由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服务体系。把企业放在市场主体的位置上,企业家才能更好地在市场中实现自身的创造力。
众所周知,尊重市场的核心是遵循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规范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干预,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基础上尽量给市场放权,才能让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整个市场化的过程也是政府不断放权的过程,但政府放权知易行难,并非一蹴而就。于青岛而言,要激励广大干部敢于担当,有所作为。毕竟,尊重企业家,核心是做优企业家成长环境。只有如此,才能调动广大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构建起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当越来越多企业家走进青岛、扎根青岛,才能彰显城市自身在山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中勇当“龙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