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副省级城市,简称“青”。是山东的经济中心、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 “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2018年上合组织会议锁定青岛,又使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备受关注。
青岛现今的发展已经有目共睹,
可你是否还记得它以前的样子?
人扎根在故乡的泥土里,
而记忆扎根在往昔的岁月里。
如果倒转时间的沙漏,
让那些往事的碎片再度流淌,
是否能重新堆积起,
这座城市最本真的面貌?
青岛,今年127岁了!
明清时期,青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属山东莱州府境内。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市由此诞生。此时,清朝廷的“洋务派”在青岛开始了大规模的驻防,章高元在青岛山以西、青岛湾畔(人民会堂)显著位置建总兵衙门,作为办公和居住场所。自此青岛有了独立的军事及地方行政机构,青岛作为近代重要港口的地位由此确立。
青岛老照片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民国十一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埠。民国十八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属山东省辖市。
青岛这座老城已有百年的发展,
特别是近代历史发展中对于中国历史的推动,
让青岛更多了一份底蕴。
展现了青岛的坚硬的性格。
青岛标志性建筑
天后宫
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500多年前初建成时,天后宫由三间圣母殿和龙王财神两配殿构成。后经历明、清、民国等七次维修扩建。1996年,青岛市政府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并将其辟为"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于1998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
在整个青岛地区的古代建筑中,青岛天后宫的建筑艺术和彩绘艺术都是首屈一指的。门內还立两块石碑,记载了清同治四年(1865年)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天后宫的情景,是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资料。
天后宫
中山路
紧靠栈桥的中山路1号,是德国人在青岛修建的第一个俱乐部。
中山路一号(旧址)
中山路上的德国马车
基督大教堂
1897年,德国占领胶澳地区后,德国“路德会”的柏林教会派了一位传教士来青岛传教。这位传教士在青岛的“总督府”与“总督楼”之间选了一块地方,开始建造基督教堂。1925年它的全部教产被转让给美国基督教信义会协会。于是该基督教堂就成为这一地区外国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因此后来又被称为“国际礼拜堂”。现在,基督大教堂成为了青岛的地标建筑之一。
基督大教堂(旧址)
基督大教堂
公主楼
20世纪20年代,丹麦王子到青岛,经过八大关时见此处景色怡人、濒临大海,适合度假修养,于是就令丹麦驻青岛领事在此购地,设计建造了这座丹麦风格的建筑。外部由一组不规则斜顶屋面组成,南边是宽敞的方形露台绿色外墙。宛如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王子原本想请丹麦公主来青岛避暑时居住,后来虽然丹麦公主并没有来过,但仍被称为“公主楼”。如今,居庸关路上的这座建筑已是八大关风景区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像一个美好的童话一样一直留在青岛这座城市。
公主楼旧照
八大关内的公主楼
其他的老建筑还有很多。例如德国总督官邸旧址、青岛警察署旧址、花石楼、圣言会会馆、春和楼等。
这些建筑记录了青岛曲折悠远的历史。历经时代的更迭,是青岛的宝贵财富。也使人更能感受这座城市的脉络。
德国领事馆旧址
德国总督官邸旧址
青岛警察署旧址
春和楼旧址(旧址图片来源:鲁风儒韵官微)
青岛抗日历史
从1914年到1945年,在青岛,可歌可泣的故事在不断上演着,青岛人民在遭受日本侵略时顽强反抗,通过各种形式,参军入伍、输送物资、构筑统一战线,发起了地雷战、李村劫狱、孙家口之战、平度保卫战等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战斗,为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作出巨大的贡献。
1945年8月15日,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青岛,青岛的历史从此翻到了新的篇章,这段伟大的抗战壮举,却在铭记中一直未曾遥远!1945年10月25日,日本在汇泉广场举行受降仪式。
1945年10月25日,日本在汇泉广场举行受降仪式。
(图片来源:山科大校友会官微)
青岛历史名人故居
老舍故居位于黄县路12号。老舍从1934年受聘于山东大学,直到1937年离开,老舍都居住于此,并在此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闻一多故居位于鱼山路5号。这栋南欧风格的建筑建于1920年代,1930年至1932年闻一多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时居住于此,故此楼又称“一多楼”。
沈从文故居位于福山路3号。1931年,沈从文经徐志摩介绍来青岛大学任中文系讲师,他在此先后创作了《从文自传》《记丁玲》《月下小景》《八骏图》等名作,《边城》也是在这段时间酝酿而成的。
康有为故居纪念馆位于福山支路5号。这栋德式三层楼房始建于1899年,原是德国驻青岛总督府要员官邸,1923年康有为购买此房作为寓所,直到1927年病逝于此。这里除了是康有为纪念馆,还会定期举办“青岛文化名人书社”。
老舍故居
闻一多故居
沈从文故居
康有为故居
现在的青岛
现在的青岛
以全新面貌示人的新城市快速崛起之时
极具特色的老城也并未因此消亡
它们互相冲突、互相融合
共同谱写青岛美丽新篇章
相关阅读
版权所有 青岛民网 www.qingdaominwang.com Copyright 2014-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13335001170 邮箱:1452279366@qq.com 地址:青岛市东海中路26号B3-2
备案号:鲁ICP备15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