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5月3日上午,市航空医疗救援启动仪式在市120急救中心举行,标志医疗直升机正式加入青岛急救体系实施救援。这不仅成为我省首个正式实施的“空中120”项目,市120急救中心还成为国内首个与民营航空机构合作的急救中心。市120急救中心主任盛学岐介绍,除了建立专业化航空医疗救援体系,青岛还将逐步建立水面急救队伍,打造海陆空立体化急救网络。
两架“空中120”今年投入使用针对三种情况进行救援
通过与民间资本合作,今年1月12日,一架专业医疗直升机落户市120急救中心。
盛学岐介绍说,在交通事故道路上,只要有50米内的空地即可降落急救直升机。医疗救护专用直升机舱内配备除颤监护仪、高压氧气瓶、呼吸机、吸痰器、输液泵等设备,在工作人员配置上,除两名驾驶人员外,每架直升机上配有一名急救医师和一名护士,相当于一间空中重症监护室,保证伤患在运送过程中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同时直升机的高速救援,也能帮助伤患赢得救治的黄金时间。
他表示,直升机转运和空中救援主要针对3种情况:第一种是救护车难以到达的地区或及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高速公路或者桥梁;第二种是事发位置偏远、救护车很难及时赶到现场,但病人需要快速救援并转运到就近医院;第三种是救援一些紧急、危重的病患。“急救直升机并非万能,要受到很多客观情况的限制。目前直升机医疗救护还无法做到夜间救援或在恶劣天气情况下救援,还可能遇到航空管制。因此能否实施直升机医疗救护,并不由患者或者家属来判断,而是要看该情况是否符合急救条件和飞行条件。”
3日,市急救中心、市立医院和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别与直升机拥有方金汇通航有限股份公司签约。“除了这几家签约单位,情况紧急时,一些较大的路口和较宽的道路也可以降落直升机。”盛学岐表示,今年,另外一家民间机构也将在岛城建立空中救援基地,并配备一架医疗救护专用直升机。届时,青岛将有两架急救直升机保障市民健康。
“随着市民对医疗急救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立体化医疗救护体系,成为完善医疗急救体系的必然趋势。”盛学岐透露,除了地面救护车和直升机航空救援,青岛还将与海军紧密合作,逐步建立水面急救队伍,救援面积覆盖青岛及周边海域,提升海上警情救援处置能力,建立海陆空立体化急救网络。
相关链接
青岛急救站点缺口超一半今年将在市区新增8个急救站点
早在2005年,青岛已经制定了《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阶段,各种突发性疾病的增加,各种意外以及交通事故频次的较快增长,对急救医疗服务内容、范围不断提出新要求。今年2月,青岛制定下发了新版的《青岛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要求,青岛按照每4万常住人口规划配备不低于1个急救单元,农村或者较偏远地区急救半径不超过8千米配备不低于1个急救单元。目前,青岛急救网络布局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及医疗急救资源短缺地区,急救服务半径过长。“现在全市十区市共有急救站点110余个,其中市区有22个急救站点。青岛市区人口250万左右,全市人口超过900万,如果按照国家每5万常住人口规划配备不低于1辆救护车的标准,青岛急救站点缺口超过一半。”盛学岐表示,“青岛将通过合理设置、配置急救单元,提高急救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今年,青岛将在市区先新增8个急救站点。明年起的四年间,青岛将每年都将按计划增加急救站点,确保每4万常住人口规划配备1个急救单元。”
在政府增加急救服务投入的同时,青岛还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急救医疗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急救体系建设,开创了全国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模式的先河。新惠康医院急救转送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院后急救转送服务为主的正规急救转送站。2013年5月3日,新惠康医院正式设置急救转送站;2014年5月26日,新惠康医院急救转送站正式加入市急救网络,接受市急救中心业务指导和统一调度指挥。今年4月,新惠康医院在平度设立急救转送站,提升了青岛北部急救能力。
(记者隋峻)
版权所有 青岛民网 www.qingdaominwang.com Copyright 2014-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电话:13335001170 邮箱:1452279366@qq.com 地址:青岛市东海中路26号B3-2
备案号:鲁ICP备15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