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揭牌暨签字仪式隆重举行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bbjz 发布时间:2016-04-20 09:13
4月19日上午,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揭牌暨签字仪式在青岛国际金融中心隆重举行。此举标志着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正式揭牌成立,也意味着持续经营103年的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即将开启新的发展历程。
据悉,为响应国家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对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中国银行总行做出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更名为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的战略部署。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作为总行一级分行,在职能设置、客户服务、授信审批等方面与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享有同等权限。从长远来看,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立足青岛、服务岛城,定位更加清晰、服务更加精准、管理更加顺畅,更加有利于支持岛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揭牌仪式上,中国银行与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中国银行将为青岛市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供给侧改革以及“一区一带一园”建设等领域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提高金融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更好地发挥金融推动青岛市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的成立是该行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服务青岛、迈向未来的历史新起点。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拟任行长蒋昕表示,该行将积极响应青岛市委、市政府号召,自觉融入全市整体发展,积极服务支持转型升级,高效对接战略重点项目,为岛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注入新的金融正能量。
相关链接:
中行青岛市分行百年发展历程
中国银行于1913年5月在青岛市设立分号,时至今日已持续经营了103年。伴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征程,中国银行见证了岛城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变迁。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对外开放的改革春风,中国银行始终与青岛同呼吸、共命运,与岛城人民齐发展、共成长。
近年来,中国银行围绕青岛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加大对地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民生水平,先后荣获“青岛市金融发展先进单位” 、“2013青岛企业100强”第7位、“2013青岛服务业企业50强”首位,连续五年夺得“青岛金融机构最佳口碑”评选活动“岛城第一”称号,并成为岛城贸易金融最专业银行、企业“走出去”首选银行。
中行故事
徐望之:支持张裕发展的中行人
张裕是国内葡萄酒第一品牌,也是国内少有的百年企业。1882年,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张裕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培育出了适合在本土栽培的优质酿酒葡萄,填补国内缺少优质酿酒葡萄这一历史空白,历经11年的艰辛,反复三次改建,最终建成了当时亚洲唯一、目前仍是亚洲最大的地下酒窖。张裕一百多年的历史,历经沧桑,举世辉煌。显有人知道一名中行人对张裕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1916年,张弼士先生去世后,张裕公司跌入低谷。1923年6月,张裕酿酒公司与烟台中行发生业务往来,给予该司透支额二万两。其后逐渐增加放款。1930年9月27日,因资金拮据,公司以全部财产向烟中行抵押贷款30万元,后因公司经营不善,欠款愈加增多,1934年,中国银行正式接管了张裕公司,烟台支行经理徐望之先生临危受命,担任了公司总经理。
徐望之脚踏实地,利用中行在国内外的实力,迅速重新建立了销售网络,营业状况逐渐好转。徐望之高瞻远瞩,领导张裕赶超时代、引领潮流,打造民族品牌,推出了文明中外的核心子品牌“解百纳”,蕴含着“携海纳百川”之意,并于1936年,向中华实业商标局申请注册“解百纳”这个让中国葡萄酒在世界葡萄酒市场出人头地的品牌,这也是张裕乃至中国葡萄酒界的骄傲,并于1937年获批,因此也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瓶有自主品牌的干红葡萄酒。2008年张裕解百纳入选亚洲唯一“全球葡萄酒顶级品牌”,其酿制的主要葡萄原料——蛇龙珠,是迄今为止唯一被国际上认可的、由中国人培育的酿酒葡萄品种,对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徐望之先后聘请并培养了朱宝镛、朱梅、孙卫、张勉新等一大批人才,并为张裕乃至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国人酿酒师。
王锡纯:国内外汇贷款业务开创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外汇存款较长时间沉淀在国外的银行里,如何盘活这笔数目不小的外汇资金,使其为百废待兴的经济建设发挥作用?
1972年,时任中国银行行长的乔培新出访法国,访问期间法方提供的接待用水是青岛矿泉水,细心的乔行长发现,矿泉水瓶的盖子用的是生铁材料,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产生了锈迹。青岛矿泉水的水质非常好,要是能把瓶盖生锈的问题解决,更能提升青岛矿泉水的品质。回国后,乔行长将这一想法转达给了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
要想解决瓶盖生锈问题,必须引进国外的生产线,这对于缺乏资金的青岛汽水厂来说是个难题,因为进口设备需要外汇,而当时只有具有进出口权的外贸公司才可以使用外汇。如何为青岛汽水厂提供外汇贷款,对中国银行来说也是一道难题,因为之前国内银行从来没有做过外汇贷款业务。
为企业进行外汇贷款的破题重任就落到了中国银行青岛分行的肩上。时任青岛分行信贷处处长的王锡纯回忆说,当时给外贸公司审批的贷款都是人民币贷款,从未做过外汇贷款。当时做外汇贷款最大的瓶颈在于矿泉水公司没有外汇额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带领团队到青岛汽水厂调研,和出口、进口商进行了多次商谈,最后梳理出一个外汇贷款的贷款路径。青岛汽水厂要先从计委拿到设备改造的批文,再由外贸公司代其进口设备,等矿泉水公司生产出产品,再由出口商销售,由出口换回的外汇来偿还贷款,这样一来贷款的外汇额度解决了,还款的外汇也有了着落。
历时两三年的时间,中行青岛分行为青岛汽水厂发放了160万美元贷款,这是全国的首笔外汇贷款业务,开创了国内外汇贷款业务的先河。从此以后,外汇贷款业务在全国陆续铺开。外汇贷款业务不仅激活了国家沉淀的外汇资金,而且极大地支持了国内一批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完成了设备的更新换代。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改建、扩建和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中得到了中行外汇贷款的支持。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