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矿船"董家口"号首航 青岛全球最大船舶码头结合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发布时间:2015-12-16 08:38
12月15日,以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命名的“董家口”号40万吨超级矿船成功靠泊董家口矿石码头,这是入华首艘以港口名字命名的40万吨超级矿船。
自国内具备40万吨矿船靠泊条件以来,青岛港成为大船首靠港,今年7月4日,第一艘40万吨大船“远卓海”轮首靠青岛港,青岛港在迎接“大船时代”的竞赛中成为了世界领跑者。目前,入华的11艘大船9靠青岛港,迅速产生大船集聚效应,彰显出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在全球资源配置和钢铁产业升级中的带动作用。
凭借先进的码头硬件、领先的接卸效率以及完善的港口功能等综合优势,青岛港着力塑造大船时代干散货全程物流服务品牌,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正在成为超级矿船在中国的母港和国内重要的进口矿石分销中心。
港口建设定位与国家经济转型相契合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成为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所在。
为此,青岛港一手抓“稳增长”,巩固发展传统的码头业务;一手抓“调结构”,培育港口物流新兴业态,开展多元化经营,以“金融、国际化、互联网”为战略途径,建设第四代世界物流强港。而董家口港区,就是青岛港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董家口的发展定位不仅局限于船舶装卸,更重要的是形成物流配送、市场交易、贸易储存等系列产业,主营业务由传统装卸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模式逐步由速度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以港口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最大限度发掘码头资源的潜力,将港口优势分布到全程物流服务,切实提升物流产业链的价值内涵。
经过短短几年,董家口港区已建成40万吨矿石码头、可停靠45万吨油轮的原油码头、20万吨矿石转水码头等深水泊位,具备了一次性堆存5500万吨的仓储能力、每年6000多万吨的流通加工能力。未来将被打造成为大宗资源、能源的接卸、中转、物流、贸易中心和临港工业基地。
码头运营与“大船经济”相结合
40万吨超级矿石,由于开辟了一条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全新物流通道,正在悄然改变中国钢铁行业的经营发展格局。据悉,一条40万吨大船相比2条20万吨船舶,每吨铁矿石可节省运费1.5美元。从今年7月4日,第一条40万吨散货船“远卓海”轮首靠青岛港开始,进入中国港口的11条40万吨大船9条靠泊青岛港,为青岛港带来了347万吨货源,创造了2359美元海关关税,为钢铁行业节省了520万美元海运费,使整个供应链上的钢厂、矿山、贸易商看到了40万吨大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新的利润空间。淡水河谷上海办事处技术经理艾理仕表示:“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完全具备靠泊世界最大矿石船泊的能力和条件,并且设施优质精良、服务便捷高效、腹地资源广阔、物流体系健全、大船接卸经验丰富,具备一流的港口综合保障能力。因此,在世界最大的40万码头靠泊最大的40万大船是最完美的组合”。
而如何发挥“大船经济”的效率优势,青岛港在40万吨矿石码头运营方面也做出了示范。在已经靠泊青岛港的9条40万吨大船作业中,船船都保持首屈一指的接卸效率,并实现了码头接卸量的持续上涨,据介绍,青岛港董家口码头公司吞吐量较去年下半年同期增长1100多万吨,同比增幅68%。为山东省、青岛市带来了近1.7亿美元的货值,为国家创造了近2亿元海关关税。
综合物流服务与钢铁行业需求相吻合
12月初,青岛港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始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广大客户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共度难关。青岛港的管理经营者以“干出一种标准、干出一个品牌”为目标,发挥综合优势,全力打造综合成本最低、生产效率最快、货物损耗最少、港口功能最全的服务品牌,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实现客户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现在,一艘满载40万吨超级矿船,基本40小时内就可以卸完,在靠泊中国首条40万吨矿船“远卓海”轮上,青岛港第23次刷新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在靠泊的第7艘40万矿船“印尼海”轮上,再创单机卸船2856吨/小时的世界最高纪录,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青岛港还面向客户需求,投资2600万元,成功开启混矿业务,目前完成的77万吨混矿,已经销售一空,淡水河谷将其誉为“董家口标准矿”。打造全程物流运输体系,为钢厂打造了可靠的保供体系,有效降低了钢厂的库存。开辟了保税、期货交割、混配等增值功能全力保障,为客户提供延伸超值、个性化、一站式服务。同时,青岛港全面做好口岸环境服务,在“一关三检”等查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打造了最优质的口岸环境,赢得了客户信赖。
据悉,中国矿运将再造10艘40万吨级大船。可以预见,在已来临的干散货大船时代,青岛港必将以40万吨大船的品牌化作业模式,继续发挥领军作用,为中国钢铁行业逆境突围增强新的动力。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