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名家 > 文化 >

青岛名人故居鱼山路最多 闻一多梁实秋都住在这

来源:城市信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发布时间:2017-08-04 18:13

青岛最有人文气息的一条路,应该是鱼山路。这倒不是因为鱼山路近海绕山,景色浪漫 ,也不是因为中国海洋大学就在它的一侧,而是因为这条路上的名人故居是青岛最多的。

东南起自文登路,西北至于大学路,短短的一条鱼山路上分别坐落着阿里文、闻一多、吕海寰、吕美荪、梁实秋、童第周、冯沅君、陆侃如、束星北的故居。它一边是环抱海大鱼山校区的高墙,一边是没什么规则的居民围墙。走在如此街境的路上,体验岛城小街的优美景色的同时,感受着名人故居带给你的历史厚重,别有一番风情在其中。

鱼山路之溯源:先有鱼山路,后有小鱼山

要说鱼山路上的名人故居,就先要知道这条路的起源。实际上,鱼山路的得名并非因为附近的小鱼山,恰恰相反,小鱼山的名字是因为鱼山路而来。

据孙欣《鱼山路溯源》一文记载,小鱼山原本是衙门山的一部分,衙门山即鱼山路修建之前这里的一座小山头 ,曾是青岛村村民的山场。19世纪末,清政府在今太平路人民会堂位置建起了总兵衙门,那时鱼山还没有名字,因为靠近总兵衙门,因此老百姓渐渐地称呼它为衙门山。

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期,在衙门山中修建了一条砂石小路,也就是今天的鱼山路。衙门山也因此被一分为二,分为东西两座山头。

上世纪二十年代,国民政府收回青岛后,将这条小路命名为鱼山路。据说,此名来源于东阿县的鱼山,此山因曹植曾攀登而闻名。被鱼山路一分为二的两座山头遂有了名称,西边的后来被称为西鱼山,东边的则被称为东鱼山或小鱼山。

上世纪三十年代,小鱼山上曾建多处建筑,但都于解放后拆除。现在的小鱼山,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修建为小鱼山公园。

鱼山路1号:胶海关首任税务司阿里文故居

说完了鱼山路的起源,我们再来聊聊鱼山路上的名人故居。

鱼山路1号乙,建于小鱼山的南麓,是栋德国三段式建筑,砖石结构。这座小楼居高临下,据说在楼上便可以饱览汇泉湾和汇泉广场,拿现在的时髦话说,这是一处价值不菲的超级观海别墅。有资料记载,这里是德国人恩斯特·阿里文的住宅,建于1899年。

阿里文,1847年3月21日,出生于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市附近的伯瑟恩。此人少年时爱好航海,课余刻苦攻读航海与外文,十多岁时就开始远洋航行,结果因船只失事,而流落到中国,靠给人照相谋生。21岁时,阿里文中文已经十分流利,正好大清海关“改制”,老外也能当公务员了,便应聘进入海关。从1872年到1880年,他担任了海关总税务司(大清海关总署署长,兼财政部副部长)赫德的私人秘书,一直生活工作在北京,收藏了大量中国瓷器,而且还常到圆明园西洋楼游览,并拍了不少西洋楼残迹照片。这些残迹照片成为至今仅存的最早的圆明园照片。

1898年,阿里文来到青岛,筹办设立胶海关的事宜。胶海关,即青岛海关的前身,办公地址在栈桥对面,今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大楼所在的位置。胶海关虽名义上是清政府设立,但事实上所有设关、征税事宜都把持在德国人手中。作为胶海关的首任税务司,阿里文草拟了《青岛设关征税办法》,规定:青岛海关税务司由德国人充任,所用各项洋员宜选派德国人,与德国人文函来往均用德文。

除却海关公务外,阿里文还对建筑业有着浓厚的兴趣,鱼山路1号这栋房子就是他自己设计的。

一战爆发后,阿里文离任回国。阿里文从事中国海关工作46年,其中任胶澳税务司近15年,对近代青岛的历史有着重要影响。

鱼山路5号:先是兵营后成高等学府,也是闻一多故居

鱼山路5号是鱼山路上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它由两组建筑群构成。其中,一组建筑群在德占时期是俾斯麦兵营旧址,日占青岛后又成为日军兵营,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此处又作为北洋军队的兵营。而另一组则是日本中学的旧址。现在,这两组建筑群成为中国海洋大学鱼山路校区。

在海大鱼山路校区里,有年代感的老楼随处可见,其中以“六二楼”、“胜利楼”最为著名。“六二楼”整个建筑为典型的日式仿欧建筑,气势如虹,磅礴大气。在“六二楼”的后面是“胜利楼”,它与“六二楼”的建筑风格非常相似,建筑的平面近似于一横两竖的组合形。有资料称,这两栋建筑建于1921年,为日本设计师三上贞设计,是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的日本中学校舍。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为纪念这一天,这两栋楼后来被命名为“六二楼”、“胜利楼”。

德国建筑在鱼山路5号也有保存。在足球场的东北面,有4栋建筑风格相似的建筑,它们的建筑平面呈“H”形。建筑采用砖、石、钢、木混合结构框架,主体为外廓式瓦顶二层建筑,另有地下室和阁楼。这里是俾斯麦兵营旧址,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年的第一、二营房建于1903年至1905年,第三、四营房建于1906年至1909年。整组建筑为德国人洛塔尔·马尔克斯设计。

除日、德建筑之外,校区内还有不少名人故居。在校园靠近红岛路的围墙附近 ,有一座花坛,花坛两侧有两棵雪松。正中竖立着著名诗人、民主斗士闻一多的半身大理石雕像,花园的后面是闻一多当年的旧居——“一多楼”。这幢红瓦黄墙的二层小楼在爬墙虎的衬托下,郁郁葱葱,生机盎然。1930年,应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之聘,闻一多来到青岛,出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期间,他破格录取臧克家入读,显示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胆识。1984年,学校将“一多楼”开辟为闻一多旧居展室。现在,这座小楼成为“王蒙文学研究所”所在地。

鱼山路6号: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吕海寰故居

鱼山路6号在路的转角处,小楼高出路面数米,让人只能仰望。顺石阶而上,然后是东西岔开,东边是一栋三层的折中主义式样的小楼,从外表看,墙体已经有些斑驳,但小楼正门顶部山墙上还算完整的花纹装饰,依然能体现出该建筑当年的风姿。这里是吕海寰旧居。

吕海寰(1842年~1927年),字镜宇,山东掖县(今莱州)人。吕海寰幼学刻苦,根基扎实,虽仅为举人出身,因勤劳奉公,仕途通畅,出使德国期间又学习了一点德文,几次面见德皇威廉二世。回国后,任过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外务部尚书。除从政之外,吕海寰还热心公益事业,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第一任会长。1904年3月10日,吕海寰会同工部左侍郎盛宣怀邀请了在上海的英、德、美 、法人士共同创办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这是中国首次建立的红十字会。

1912年3月14日,吕海寰一家来到青岛,暂住河南街大兴栈,不久在芝罘街(今芝罘路)租赁一座住宅。德国总督奉德皇威廉二世之命热情接待吕海寰,他家中因有与德皇威廉二世的合影,这时来青岛的逊清大吏很多,因吕海寰与德国的关系,每有与德国打交道的事,多通过吕海寰。吕海寰在清亡混乱时机,仍忙于红十字会,在青岛通过函电进行工作。在青岛期间,吕海寰还将其致仕期间的部分史料编为《庚子海外纪事》四卷出版。

吕海寰的后人有的一直生活、工作在青岛,并曾投资在劈柴院开办李家饺子楼,由李继昌为经理,因生意好,又在潍县路开了分店。

鱼山路7号:著名女诗人吕美荪在此居住

鱼山路的中部以一个奇怪的形式存在着,路如同树枝般从主路上分叉再分叉,小路更像鱼山路附属的一条弄堂。路两边大多是些独居的小楼,其中有吕美荪的寒碧山庄、郝崇本的旧居。据说,这段路曾经进入过很多影视剧的外景,是青岛的一段特色街巷。 鱼山路7号是这条青石小路的第一栋建筑,建筑高2层。王雷在《鱼山路:铺满马牙石的小路》一文中称,这里是诗人吕美荪的故居。吕美荪1930年来青岛,在这里修建了住宅,自题为“寒碧山庄”。吕美荪在这里的作品,也大多署名“寒碧山庄主人”或“齐州女布衣”。

1934年,青岛遇大雪,小鱼山上下如琼楼玉宇,美不胜收,吕美荪即兴写下了《甲戌二月既望青岛喜见春雪爱赋长句就正诗家并乞雅和》,其中写有:“此际酒暖歌风诗,一唱齐和阳春词。”吕美荪将诗作寄送给全国各地的诗友。后收到同好回信,有诗40多首。于是吕美荪将自己和其他诗友的诗汇集在一起,编成《阳春白雪词》出版。

与鱼山路7号紧密相连的是鱼山路9号甲,建筑深藏在花树丛中。这里是我国物理海洋学家、教育家郝崇本故居。他1948年来青,任山大海洋研究所副所长。1959年,山东海洋学院建成,下设海洋研究所,任所长,多次参加制定海洋科学长远规划。赫崇本教授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及海洋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的创建者之一。

鱼山路33号:院内至今保存梁实秋栽种树木

鱼山路33号是一处比较大的宅院。进入街门,就是一条悠长的过道,穿过过道可以见到两栋房子,首先看到的2号楼是梁秋实当年租住过的,小楼外形已经斑驳,但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风采。整幢建筑高2层,带地下室,是中西混合式的风格,砖石结构。院内还保留着梁实秋当年栽植的树木。

梁实秋(1903年~1987年),原名梁治华、梁秋实,字实秋,祖籍浙江杭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作家、翻译家。晚年的梁实秋曾多次撰文称,青岛是他最想选择居住一生的城市,是君子国,甚至把女儿梁文茜从国立青岛大学所在地带回台北的一瓶海沙视为珍品,置于案头,日夜相视以慰浓浓的思念之情。

1930年,当时在上海的梁实秋和闻一多同时接到了杨振声的邀约,二人同船赶到青岛,在短住后,两人同时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他在鱼山路7号(现为鱼山路33号)租下了—栋房子,并且一待就是4年。

在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梁实秋担任的课程是《英国文学史》、《文艺批评》。教学以外,梁实秋写了大量的文章,后来结集为《天堑集》,更为重要的是,庞大的《莎士比亚全集》翻译工程是从青岛开始的。这一项工程用了梁实秋足足37年的时间,方才告竣。鱼山路36号:路尾的“名人大院”

在鱼山路尾端的36号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五座独立的二层小楼,院门口一个个黑色的牌子告诉着路人它的不平凡。王雷在《鱼山路:路尾的名人大院》一文中介绍:据说这里在日占时期是一所日本学校的教工宿舍,日本投降后,成为国立山东大学的教师宿舍。这个大院当年只有学界一流水平的教授才有资格入住。童第周、冯沅君、陆侃如、束星北都曾在这住过。一些青岛人戏称这里是“名人大院”。

走入院内,北面东侧第一栋楼就是1号楼。花岗岩筑基,白色的粉墙,红瓦屋顶。据说当年童第周就住在这栋楼的最东头。童第周,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创始人。1934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在国立山东大学任生物系教授。1950年受命与曾呈奎、张玺等组建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中科院海洋所前身),并任研究室主任。

冯沅君和陆侃如住在1号楼中间。1947年国立山大在青复校,陆侃如、冯沅君应校长赵太侔之邀任教文学院。陆侃如于1956年当选为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首任主席,冯沅君于1955年出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夫妇两人著有《中国文学理论简史》、《古剧说汇》,著作文末均署:“写于青岛鱼山别墅”。

2号楼在1号楼的西侧,同样是花岗岩筑基,却是淡绿色的粉墙,红瓦屋顶。据说束星北当年就住在2号楼最左边。束星北,天才物理学家,上世纪50年代旅居青岛。

这些建筑采用了欧式风格的技巧和手法,但细部处理仍有日本建筑的意味。据说,房屋的内部结构全部为典型的日式布局,壁橱、拉门、木头澡盆等一应俱全。特约撰稿 田野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