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名家 > 文化 >

平度“春泥诗社”:在泥土中播种诗歌的芬芳

来源:青岛日报    作者:bbjz    发布时间:2016-10-14 08:33
    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在广大的城乡郊区,同样有这样一批艺术之乡,丝竹余韵,乡音袅袅,吟诗作画,蔚然成风。它们浸润了一方乡土,孕育着一方百姓,为新农村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今日起,带着和巴金一样炽热的情感,记者走近这些文化地标,走进青岛艺术之乡,感受其中的淳朴、厚重,寻找那些文化风景。
走进青岛艺术之乡①春泥诗社
 
    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诗社,引领和培养了一大批诗歌爱好者和文学青年。他们的故事曾引起《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并在平度当地掀起一股文学社团热潮。
 
    “写诗是一种风气”
 
    平度市人民路植物园内北端有一座彭寿莘(平度人,1924年直奉战争中,为讨奉军第一路总司令)故居,为古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正厅、东西厢房、大门等建筑物组成,“春泥诗社”就坐落在西厢房。
 
    十平方米的房间为诗社办公、诗友集会提供了便利。院子里不知名的小树结满了果实,生机勃勃。天气晴朗的日子,推开窗,总能听到不远处传来的阵阵悠扬的地瓜戏(又叫胶河调)声。
1984年年底的一个周末,17名热爱诗歌的山里青年在现东阁街道东北部原崮山乡的下马小学成立“春泥诗社”,诗社成员中有民办教师、高中回乡青年、农民……最小的18岁,最大的20岁。他们是张文华、张素兰、崔瑞青、刘成爱、刘旭良等,那时候的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个诗友间互相切磋诗艺的平台竟然会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文学创作团体之一,并且还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民诗社。
 
    80年代,是诗歌的年代,全社会掀起了写诗的热潮。“那时候不光自己写诗,我们几个民办教师还经常辅导学生写。写诗是一种风气、一种派头。” 诗社创始成员、原春泥诗社社长、平度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刘成爱回忆道。平度文化馆不定期开设诗歌培训班,各单位也经常举行诗歌比赛,给获奖者每人发一本笔记本,盖上一个大红色的“奖”章,对他们来说是最高荣誉。那时,刘成爱随时都会有灵感,没有纸笔,赶紧用树枝或小石头写在地上,生怕一耽误灵感就消失了。
 
    春泥诗社的雏形源于几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喜欢诗歌的女孩子,山里人喜欢亲切地将女孩子叫做“妮儿”,原平度报社的编辑老师就把这个小团体命名为“春妮诗社”。随着这个小团体不断有男孩子加入,“春妮”被改成了“春泥”。
 
    春,是播种的季节;泥,是孕育希望的根基,是这片生养诗歌的土地。正如他们在《春泥》的发刊词上所说:“我们不甘沉默,不甘忍受贫瘠的痛苦。我们渴望春日,渴望金色的未来。”
《大众日报》、《文汇报》、《农民日报》等全国十多家报纸刊发了“春泥诗社”创办的消息,这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大江南北。仅仅一个月,诗社成员就发展到60余人。“最初的《春泥》不定期出版,为刻钢印刷的;诗社成立三周年时,才改用铅字印刷。”春泥诗社现任社长姜言博告诉记者。
 
    诗社最初成立的三年,每逢大年初一,成员们就齐聚在当时的平度崮山乡文化站站长石文斋家。几个菜,几瓶酒,就这么一边喝,一边聊,一边写,写到兴起处,就声情并茂的大声朗诵。也许那时候大家的诗都还不成熟,但是他们真挚、动情、庄严。
 
    他们满怀激情,书写希望的田野,写山村的新房,写岁月的流逝,写他们熟悉的人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们像头一次握笔的少年那样,兴致勃勃,无所顾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质朴的文字中透着泥土的芬芳。
 
    社员们的作品陆续刊发,诗社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诗友们的创作热情随之更加高涨,油印的诗集陆续出刊。十个月内,他们就向地级以上文艺刊物推荐优秀作品72件,被采用56件,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诗友的信件3000余封。这些信件有的来自晋冀,有的来自巴蜀,有的寄自江浙,有的发自长白山。刘成爱说:“那时候,工资只有三十多块钱,仅接待外地来访诗友就花掉了大半,即使去伙房打一份1块多钱的饭菜,诗友间也吃得津津有味。”
 
    一张地域文化名片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诗歌热潮的消退,加之社员们相继成家立业,“春泥”一度淡出公众的视野。
 
    2013年,为保护扶持这个已有30年历史的文化品牌,春泥诗社复社。目前,诗社注册社员近200人,加上外围参加春泥活动的诗友约500人,其中七成为农民。如今,诗社在青岛大学、青岛西海岸新区等地开设多个分社,诗友中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78岁。
 
    三十多年过去,当年成家、下海、做官的诗人,如今已老了,也像当初期望的那样有了金色的未来。但关于“春泥”的那段青春记忆,却永远难以磨灭。他们重新写起诗来,为了怀念,也为了歉意。“如果当年诗社没有中断活动的话,如今必然在全国文学社团中成绩斐然。”谈起这个,姜言博有些怅然。
 
    “全国范围内的文学社团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为了让春泥诗社能永葆青春,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政策,每年组织几次采风活动,带领全体社员到乡村中找寻创作灵感;设立春泥诗社名人讲堂,举办中国乡村诗歌高峰论坛等一系列活动,都是为了让社员们与外界互相交流、学习、开阔眼界。”姜言博说。春泥诗社的目标是,打造春泥诗社文化品牌,扩大春泥诗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春泥诗社成为平度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春泥诗社复社以来硕果累累。2014年,名誉社长徐俊国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刘成爱被评为第四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入围诗人,陈亮获第二届李白诗歌奖、2014年度华文青年诗人奖……
 
    在春泥诗社引领下,一批批诗人、作家、画家纷纷从这片土地上崛起,挥洒属于这片土地的光彩和灿烂。9月25日,在青岛举行的中国乡村诗歌高峰论坛暨首届“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颁奖晚会上,平度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诗歌委员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编辑: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