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名家 > 画家 >

刘鸿信山水画作品赏析

来源:民网    作者:崔钧鸣    发布时间:2015-06-15 12:49
 
    
    创作中的刘鸿信
 
    刘鸿信简介
 
    1944年生,山东青岛人。著名国画大家梁天柱先生嫡传弟子。现为梁天柱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书画院艺术顾问。
其擅长山水画,兼习书法、花鸟画,多年来潜心研究探讨梁家山水画艺术,同时追根溯源,根植传统,师法自然,对古今山水画大家的作品认真学习、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是梁派枯笔焦墨山水主要继承人和扛鼎者。
 
    曾在日本、韩国以及济南、青岛、威海、德州、青州等地举办画展;齐鲁晚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青岛早报、新华网、凤凰资讯、搜狐等媒体多次介绍其艺术成就,刊发作品;多件作品随各出国代表团赠送国际友人、会议、团体;出版有《刘鸿信山水画集》《艺术青岛—刘鸿信画集》等。
    
    《珠山秀丽》
 
     为什么画山?
    ——追寻刘鸿信先生的艺术轨迹
    崔均鸣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等在那儿。”这是一位英国登山家为世界留下的名言。此后,这句话成为许多登山运动员的座右铭。前些日子,与画家刘鸿信先生接触,他用相似的句式诠释了自己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追求的原动力。
    
     《云间》
   
    刘鸿信先生目前正向古稀之年走近,其大部分生活经历是在山东省胶南市度过的。那是一个山青水秀的所在,与喧嚣的都市保持着若隐若现的距离。大珠山、小珠山,以及桃花源般的原生态乡村群落构成了他视野中的风景核心。置身其中,不知不觉地,他也成为了这风景中的一部分。与大自然如此亲密地接触,应该是许多画家所不具备的独特生活体验。山就在那儿,水也在那儿,平实的屋舍与袅袅炊烟都在那儿。日久天长,高山流水般的画面便装进了他的脑海里。置身于山水间,忘情于天地外,青年时期的刘鸿信生活应该是悠哉游哉的。一份轻松的工作,一个幸福的家庭,一种与普通人的毫无二致的散淡生活。闲暇的时候,拿来一叠又一叠的报纸挥毫写写毛笔字。颜体、汉隶一遍遍地练,正楷、行草一次次地写。-那个时候,各种“运动”特别多。一会儿“工业学大庆”;一会儿又“农业学大寨”。墙上刷标语,路口立宣传栏。由于写得一手漂亮的仿宋体大字,他在单位颇受重视,在群众中也树起了一个扎实肯干的工会干部的形象。
 
    如果生活按照既定的惯性滑下去的话,相信现在的刘鸿信应该正像许多退休干部一样,享受着那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这个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然而,许多人的人生轨迹常常被诸多“偶然”因素所改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发生“错位”。1979年,胶南市从昌潍地区划归青岛市管辖。如此,刘鸿信便有机会经常到青岛市总工会所属的青岛工人文化宫“联系工作”。同样是“偶然”,他在青岛工人文化宫邂逅了自己生命中的另外一座高山——艺术大师梁天柱先生。
 
    
     《四时最好是三月》
 
     梁天柱先生原名梁善玺,早年从医,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维生。然而,在梁天柱先生从医的经历来看,他似乎并不算优秀。如梁先生一般的医生在这个小小的岛城似乎多得不胜枚举,妙手回春的案例不多,到是坊间传说梁先生给邻家女孩补钙补过头的故事似乎确有其事。但是,梁天柱先生却酷爱绘画艺术,并对山水画有独到的见解。他崇拜黄宾虹,每日心摹手追。据说,在医院的岗位上用去了大量处方笺。为此,逼得医院不得不对各科室的处方笺实行限量供应。等梁天柱先生退休的时候,“梁家山水”的绘画风格已经形成,一副大家气派卓然而立。据称,他两次北上、七度南游,以古稀之年拜访敦煌,嗣后画风大变,逐渐形成了大气磅礴、浑厚拙朴的个人风格。著名艺术理论家王鲁湘将他的作品评价为:“中国画史上还没有谁用这么坚强粗犷的笔墨来搭建山水画的钢筋铁骨”;“天柱先生此一创造性的探索于中国山水画的影响不可估量。”1991年,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破格聘请梁天柱先生为该院首位特约画家;而国画艺术大师张仃更认为他是“当代中国山水画继黄秋园、陈子庄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发现。”

    
    《山水之二》
 
    此时,刘鸿信“偶然”遇上梁天柱,似乎更像是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那时起,刘鸿信爱上了山水画,并拜梁天柱先生为师。那个时候,胶南虽然已经划归了青岛,但对青岛人来说却相对陌生而新奇。梁天柱先生在市工人文化宫的安排下率领学生经常来到胶南写生,创作。此时,刘鸿信便主动担负起了接待的任务。白天跟随老师跑前忙后,晚上则集中到一起听老师讲课。绘画技法要讲,诗词、歌赋、哲学,甚至经济也要讲。在梁天柱先生看来,这种进入艺术殿堂的“方法”远比“技法”要重要得多。就是在无限亲近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那种“细雨润无声,随风潜入夜”的艺术境界凸显,梁家弟子茅塞顿开。这期间,刘鸿信无疑是最用功的,也是进步最快的。为此,梁天柱先生道出了“扛我梁家枯笔焦墨山水大鼎者,非鸿信莫属”的说法。多年之后,刘先生在自我总结的时候坦承:多年的书法功底为他迅速领悟山水画的真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看来,书法与绘画毕竟是一对孪生姊妹,比量的都是笔墨功夫。在刘鸿信看来,他不能苟同“笔墨等于零”的观点。他说,如果中国画去掉了笔墨就是白纸一张。
 
   在刘鸿信的眼里,他的恩师梁天柱先生是一位不断探索新知领域的大师。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梁天柱先生还告诉他的学生,他在刻意研究写意花鸟画的技法问题。事实上,梁天柱生前也的确留下了少量的花鸟画。这些完全不同于齐白石画风的花鸟画,依然是明显的梁氏风格。本来,这些花鸟画可以成为梁天柱先生艺术生涯里浓彩重抹的一笔。但是,天妒英才,梁天柱先生于2001阖然长逝。留下巨大的艺术空白,只能让后来人去填补了。刘鸿信坚持认为,笔墨是相通的,只要用心揣磨,一定会寻找到更广阔的艺术空间。事实上,在梁天柱谢世之后,刘鸿信也正式退休。这些年。刘鸿信几乎倾尽了全部精力,以坚定的姿态,不断探索。在花鸟画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些都为他的艺术道路提供了多元发展的可能。人文气息渐浓,笔墨活水充沛。
    
    《山泉》
 
    刘鸿信认为,他赶上了一个美好的时代,生在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并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偶遇”几位大师级的人物。比如,梁天柱、张朋、隋易夫、崔子范、张杰三等。这些人在山水、花鸟、人物、书法诸方面均有非凡的造诣。这是许多城市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这样的艺术氛围下,让后来者能够更便捷地汲取艺术的营养,从而丰富自己。
 
    艺术上,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有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要走的。这些年,刘鸿信的步履坚定而踏实。特别是在恩师辞世后,他主动承担起了发展梁家枯笔焦墨山水的重任。除了担任梁天柱山水画艺术研究会会长之外,他更多的时间用在潜心研究山水画发展与突破的方向上。这些年,作为一个画家是要面对诸多诱惑和牵扯的。喧嚣与浮躁像滚滚红尘,似乎无法躲,无处藏。刘鸿信先生却在这样的氛围下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定力。他有意识地拒绝了市场的左右,把自己的根牢牢地扎在胶南。在他看来,浮华背后往往潜伏着深深的危机。如果艺术家不能淡定从容,将离大师的背景越来越远。刘鸿信说,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一份退休金足以让其过上体面的生活。与此同时,他对精神生活却要求很高,他不想在有限的生命里浪费自己的才情。他希望自己能够在巨人的肩膀上发现那些未知的风景,描绘那些更动人画卷。
  
    “为什么画山?因为山等在那里。”刘鸿信如此说。
 

【编辑:大顺】

相关阅读